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大成就与重大贡献,深刻阐明了事关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举旗定向、凝心聚力、击鼓催征,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指引前进方向,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党在民营经济领域的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必将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大显身手。
回想起202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我有幸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面对面的指导、心贴心的关怀,情景历历在目、话语言犹在耳,一直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地担当作为,促进“两个健康”。我怀着当时那般无比激动的心情,反复学习今年2月17日这次座谈会精神,有一些深切感受和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关切、彰显了决心。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能变,也不会变”,铿锵有力、一锤定音,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对民营经济一以贯之的关心关怀、重视支持。这种确定性是民营企业最大的“定心丸”,必将为民营企业专注经营、放心投资、开拓创新、大显身手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洋溢着信心、充满了力量。针对当前民营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总书记作了深入剖析,讲到“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鼓励大家“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给人以强大的信心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干劲。对各级各部门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并针对解决民营企业在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融资、清欠、涉企执法等方面的问题,作出专门部署,为我们更好履职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对民营企业提出了殷切期望,寄语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
四川的民营经济,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的。2024年,四川民营经济作出了“55999”的重要贡献,有世界500强2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0家、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17家,总体数量稳中有升。这些成绩,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万千民营企业的艰苦努力。比如,在会上发言的刘永好董事长,多年来致力于让农民用上“金扁担”,一步步带领新希望跻身世界500强。还有通威的刘汉元董事长,2018年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在总书记的鼓舞、指引下,带领企业成为全球光伏行业首家世界500强。他们是民营经济从萌芽到壮大历程的缩影,一路见证、深度参与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同时,我们特别欣喜地看到,制作火爆全球的《哪吒2》的可可豆、低空经济领域蓄势腾飞的沃飞长空、发射全球首颗AI大模型科学卫星的国星宇航、“一箭八星”四川造民营商业运载火箭的星河动力等,他们都在各自领域“大显身手”,为四川民营经济增光添彩。我们坚信,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在四川这片沃土上,民营企业必将迈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四川省工商联将以本次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的关心关怀、深情厚爱,深刻领会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一以贯之、与时俱进,深刻把握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扎扎实实、不打折扣,推动促进“两个健康”工作走深走实,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围绕“团结好”抓牢思想引领。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掀起三个热潮,即学精神、悟思想的热潮,抓落实、强服务的热潮,加油干、奋力拼的热潮,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加强形势政策宣讲,用好“川商云课堂”“川商头条”等载体,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和温暖及时传递给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做好舆论宣传,讲好奋斗故事,宣介正面典型,引领大家矢志不渝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二是围绕“协同好”抓实靠前服务。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及时反映企业困难诉求,协同办好“面对面﹢键对键”活动、协助抓好“五个专项治理”,积极组织参与“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系统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专项活动,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到哪里,民营企业的呼声期盼在哪里,工商联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深入到哪里。
三是围绕“引导好”抓好企业自强。持续优化民营企业百强榜单等“1﹢N”发布体系,引导民营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赢得未来。加强企业合规建设,推动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走好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创建之路。优化“5﹢1”分片、“2﹢2﹢N”结对机制,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投身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助力共同富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