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3月13日讯 (通讯员 西城轩 摄影报道)三月春风暖人心,人间迎来百花香。伴随着和煦的春风,栖霞市西城镇又迎来了一年一度赶山会的时节。在西城镇槐树底村,各式商品琳琅满目,有日用百货、农具苗木、特色食品等等;另外,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也是一大亮点,有音韵婉转的吕剧、目不暇接的民俗表演、精彩纷呈的广场舞、欢声笑语的四季村晚……这热闹的场景,正是西城镇文化活力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西城镇在文化振兴的道路上大步迈进,一系列举措让这片乡村土地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创意文体活动,文化魅力增光彩
为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戏曲文化,丰富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西城镇积极策划并实施了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旨在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3月12日,西城镇邀请栖霞市吕剧团,走进槐树底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全民美育文化惠民活动,为村民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吕剧演出-《钗头凤》和四季村晚。戏台上,演员们华服加身,妆容细腻,神韵尽显。那唱腔,时而慷慨激昂,似金戈交鸣,穿透云霄;时而低吟浅唱,如泣如诉,婉转悱恻,将《钗头凤》中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歌展现得入木三分。剧情推进间,沈园相遇的无奈、分离后的相思、封建礼教下的挣扎,种种情节扣人心弦。
而在戏台不远处的小广场上,广场舞的热情正高涨。大爷大妈们聚集在一起,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跳起了广场舞。他们的动作或矫健有力,或轻盈飘逸,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舞蹈世界中,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广场舞的热闹与吕剧的悠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和谐地共存于这个乡村的午后,为村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娱乐选择。
强化文体设施,文化根基稳而固
依托文明乡风,槐树底村文化振兴成果斐然。通过发掘扶持民间文艺团队,组织惠民演出及美德评选,弘扬传统美德,融合文明乡风与乡村振兴,为乡村发展添活力。因地制宜打造文化墙与特色小院,美化人居环境,彰显地域特色。
针对不同群体举办文艺演出、节日主题活动及志愿服务,构建和谐乡村氛围。同时,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村史馆、志愿服务站、儿童之家、警务室、卫生室、农家书屋等各类功能室一应俱全。2020年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省级文明村;2023年获评栖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示范站。西城镇以建设高标准文化活动中心,整合文体资源,实现村村覆盖文化活动阵地,让文化发展“有底气”,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责编:赵巍巍
优化志愿服务,文化前行添活力
在山会的一角,西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们正热情地向过往群众宣讲移风易俗和美育的重要性。他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同时倡导大家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提高个人审美素养,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同时,西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秉持“需求导向,精准服务”的理念,通过搭建平台、聚合多方力量、链接丰富资源,广泛动员公益组织与爱心人士加入,提供理论宣讲、政策咨询、应急救护知识等多样化服务,将便民服务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在此基础上,西城镇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紧密围绕群众需求,明确“阵地建设、活动开展、品牌塑造”三大工作目标,持续在体制机制创新、资源高效统筹、为民服务优化上下功夫,力求文化志愿服务更加贴近民生、惠及百姓、温暖人心。截至目前,西城镇共组织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惠及群众9000余人次,真正以深入人心的文明实践传递党的好声音,进一步扩大了文化志愿服务的创造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