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
回顾
新闻条数:3条
全文字数:4185字
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10月18日-10月22日
海淀教育一周新鲜事
为您打包奉上
关
键
词
七一小学原创舞剧成功首演
10月22日,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原创舞剧《遥望我们的蓝色星球》进行首次展演,全面展示了学校“五育融合”大美育教育的优秀成果。
滑动查看
《遥望我们的蓝色星球》是一部以人与自然、人与生命为主题的原创舞剧,整剧分为三幕,包含宇宙回响、多彩自然、末日呐喊、未来已来四个篇章和12个主要舞段。每一幕和篇章都通过不同的角色和情节,传递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危机的挑战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舞剧扮演七仔的王翊馨同学在采访中说——
在参与舞剧前,我对塑料垃圾的处理并不在意,但通过舞剧的演绎,我意识到乱丢塑料会给环境带来巨大危害。
她还分享了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以此来表达对环保的支持。
舞剧指导老师孙元春表示——
通过舞蹈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增强了舞台表现力,还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舞蹈训练过程中,孩子们不怕吃苦,利用业余时间排练,增强了意志力。同时,他们学会了集体协作,大孩子带动小孩子,大家一起完成一个剧目,这种凝聚力让他们受益匪浅。
据悉,舞剧开始前,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重点课题“中小学美育实施路径的研究”在七一小学正式开题。中央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高洪作为课题负责人,向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开题报告的论述,同时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阶段性部署。
高洪与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冷传才共同为七一小学等课题实验校颁发了铜牌。
作为课题研究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原创舞剧《遥望我们的蓝色星球》也是全国首届课本剧展演启动仪式上的重要展演剧目。启动仪式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部副主任夏秋荣向到会来宾介绍了全国首届课本剧展演活动的设计初衷和活动细则。
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赵霞表示——
海淀区高度重视美育的全方位浸润,着力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塑造美好心灵,让学生身心愉悦,健康成长。希望七一小学未来继续夯实教学主阵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为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七一小学党委书记、校长胡振芳介绍了七一小学实施“五育融合”大美育教育的理念及实际方法,结合实际案例从体系梳理、课程展示、社团建设等方面介绍工作成效——
多年以来,七一小学以“美丽中国”为大背景,以“美丽七一”为学校的发展定位,以“为学生的美丽人生领航”为办学理念,以美育为支点,开展五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促进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大会通过宣传短片,全面了解了七一小学七十年的办学历史及原创舞剧《遥望我们的蓝色星球》编排过程中的点滴故事。
《遥望我们的蓝色星球》是七一小学银帆艺术团二百余名师生共同打造的原创舞剧,也是七一小学五育融合大美育教育的一次探索成果。在舞剧创作阶段,学校融合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科学、语文、体育、信息科技等课程,开展了文本阅读、角色创作、人物造型设计等系列活动课程,倡导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协作的方式开展学习实践,提升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理念。
学校德育主任杜文雯表示——
我们坚持大美育观,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并通过跨学科的学习与探索,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遥望我们的蓝色星球》不仅是一场视觉与艺术的盛宴,更是美育教育的生动体现。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剧引发观众对环保和科技的思考与行动,为守护蓝色星球贡献力量,让科技温暖人心,让星球的蓝色永远闪耀。
此次学校原创舞剧的首次展演,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未来,七一小学将继续深化“以美育促五育、以美育育全人”的基本理念,全面落实“浸润式”美育,构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具有七一特色的美育新格局。
撰稿:孔涵芸(实习) 摄影:姜震
关
键
词
心理测评
海淀区坚持推动心理监测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发展。自2020年开始,每年组织区域内小学五六年级、全体初中生和高中生参加心理测评。10月18日,2024-2025学年度学生心理测评工作布置会在海淀区教科院召开。海淀区教科院院长吴颖惠,教委各科室,海淀区所属各中小学德育、心理工作负责人参加会议。
吴颖惠做了心理测评工作动员。她指出——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时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及时预警和干预,可以减少心理问题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各校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摒弃原有的“救火式”的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方式,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将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作为心理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教科院德育心理中心王侠详细介绍了心理测评内容和组织、实施方式。同时提示学校——
本学年的心理测评对象是四年级及以上年级中小学生,一定要确保在家长知情同意下,学生自愿参与的前提下,组织测评工作。四年级作为第一次参加测评的年级,学校要特别关注。
海淀区教科院德育心理中心主任王瑞作了《好风险学生识别应对 构建心理监测闭环》的主题报告,提示各校参加测评的同时,要做好二次评估,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早期预警、及时干预,做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及时上报,整体推进;流程科学,工作留痕;精细分层,形成闭环。
德育科四级调研员黄杰在讲话中强调,各校要制定详实的测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时间节点,增进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监测的理解,家校合力, 通过每年一次的“心理体检”,全面了解、理解学生,为提前预警、主动关怀提供依据。
海淀区的中小学心理测评工作已经进行到第5年,积累了丰富的测评指标选取、测评过程组织、测评结果分析与应用经验,逐步形成了以监测为抓手,立足全面、系统协同、自主自助的区域中小学生心理服务体系。
素材来源:海淀教科院
关
键
词
北京市玉渊潭中学召开全国美育论坛暨
数字美育实验室启动
全面实施美育浸润背景下,学校美育工作进入新时代,面临新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强化美育的育人功能,10月18日,全国美育论坛在北京市玉渊潭中学召开。藉此,北京市玉渊潭中学成立了数字美育实验室,举行了启动仪式。
海淀区教委、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羊坊店学区领导,海淀区美育教师代表、羊坊店学区美育教师、海淀进修集团学校美育教师代表,广东省来访校长团队齐聚玉渊潭中学共同探讨美育工作的发展与未来,协力推进学校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协作学校、北京市门头沟区协作学校干部教师代表在线分享。北京市玉渊潭中学副校长李红主持活动。
滑动查看
论坛开始前,参会干部及教师参观了玉渊潭中学美育成果展。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美育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周信达作论坛背景介绍。他深入解读教育部、北京市关于全面实施美育浸润的政策要求,介绍海淀教研实践经验——
海淀区基于理论研究认识美育本质及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积极探索实践路径,让美育由“普惠”走向“品质”,推进美育高位均衡发展。构建“品质” 美育体系,打造多元美育项目、开展美育跨学科研究实践等,多举措实施美育浸润行动。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助理、玉渊潭中学执行校长马耀国作主旨报告。他从区域站位,学校施策层面分享推进美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实践。
区域层面,海淀区依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海淀区推进美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研究》,创新实施区域品质美育的“奠基”行动,区域多元美育的“灯塔”行动,区域特色美育的“护航”行动,以点带面,强化艺术学科团队、研修课程、学业质量题库建设三级联动,探索艺术学科融合策略,加强学科间的横向交流和不同学段间的纵向贯通,强化区域范围合作,凝练海淀美育特质。
学校层面,美育高质量发展是美育实践理应追求的目标。学校美育面向人人,人人都是美育工作者,处处都是美育场所,使每位学生都享受平等接受学校美育教育的机会。以美育浸润学生,以美育浸润教师,以美育浸润学校,使区域美育品牌更具影响力,使学校美育更具内涵。玉渊潭中学在进修集团引领下,聚焦美育主线,以“玉见未来”为核心理念,构建校园文化理念图谱。建设“渊·博”课程体系,导引美育发展,夯实美育实践。成立“数字美育实验室”,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北京市玉渊潭中学书法教师张瑜,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艺术中心主任冯树远,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戏剧教师李晏分别分享了学校美育行动实践案例。
张瑜作了《以美琢玉:基于“优势教育”理念的美育校本课程建构与实施》的分享,介绍了玉渊潭中学在“优势教育”理念指导下,传统文化艺术课程群(剪纸、年画、书法等)的课程建设,资源开发,实施策略等方面的经验与成果。
冯树远作了《新时代人大附中美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的分享,系统展示了人大附中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艺术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做法,并分享了艺术学科融合的宝贵经验。
李晏作了《明心修美 崇德尚艺——从戏剧教育出发推动美育浸润的实践探索》的分享,基于海淀进校附属实验中学美育工作体系,合理配备师资力量,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协同支持学校美育发展,以戏剧教育开拓美育新途径,构筑从戏剧教育出发的全面育人模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孟虹做专家点评。他从“初心”讲起,将其视为基础教育美学的一个视角——
美发自于内心,与自然和谐统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恰当的表达为“和”,“和”即为美。美本身的形式是多元的,每个人对美的形式表达是多样的。美育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三所学校美育的多样化形式,遵循美育特点,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玉渊潭中学“数字美育实验室”成立,也为学校美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日印发的《北京市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北京市将打造一批优秀美育实践品牌,推出一批“数字美育示范实验室”,带动学校美育工作整体高质量发展。北京市玉渊潭中学率先成立“数字美育实验室”,在中央美术学院网络信息中心专家智库的全面支持下,提升美育高质量发展,创建学校美育特色品牌。
论坛最后,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赵霞强调了美育在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海淀区美育工作的蓬勃发展给予肯定——
通过加强课程建设、丰富实践活动和拓展教育资源,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本次论坛中,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从区域层面基于全国美育课题做了精彩分享,学校的美育实践各具特色,玉渊潭中学创新成立数字美育实验室,携手中央美院网络信息中心的专家团队,盘活资源,开拓新路,既是对最近北京市美育文件的深化推进,也是学校育人新路的探索。
素材来源:玉渊潭中学
编辑:黄依依
投稿邮箱:hdjywx@126.com
海淀教育内的文章,大部分是海淀教育记者的原创以及征集资料的整合,除海淀教育授权外,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本公号荣获2017年度、2018年度“首都教育新闻宣传策划创新力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大奖,2020年度“首都教育融媒体建设先锋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最具影响力”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