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3 日晚,松延动力在京东开启了新款人形机器人 “小布米” Bumi 的预售,限时价格 9998 元。这是全球首款价格跌破万元的人形机器人,在此之前,宇树科技等品牌的同类产品最低也要 3.99 万元,这样的定价一下引爆了关注。
这款 “小布米” 身高只有 94cm,重量约 12kg,全身有 21 个自由度,能完成起身、行走、奔跑、跳舞等动作,还支持图形化编程这类二次开发,配套有专门的课程做生态支持。松延动力创始人姜哲源面对热议直言,人形机器人本身就不该那么贵。他拿智能手机、火箭发射的发展举例,认为人形机器人价格下探是必然趋势,“小布米” 不是打价格战,而是在探索新价格带的场景。
能做到万元内定价,背后藏着三重关键原因。姜哲源在采访中透露,首先是用了更轻量化的复合材料替代金属,加上机身仅 12kg,从材料和重量上控制了成本;其次核心部件比如控制器、电机都是自研,大幅降低了对外采购的成本;最后是企业主动控制了毛利率,只挣 “良心钱”。他同时强调,便宜不代表低端,“小布米” 的性能比市面上几万元的产品还要好。
选择做小尺寸机器人,也是团队经过实际观察的决定。国庆期间他们带 1.18 米的机器人在巴黎做活动,发现小朋友会因为机器人和自己身高相近而害怕躲闪。94cm 的 “小布米” 亲和力更强,而且小尺寸在运动性能上更有优势,这正是他们认为小尺寸比全尺寸机器人研发难度更高的原因 —— 零件小、空间紧凑,算法调试和硬件集成的难度反而更大。
对此,有人直呼 “科技亲民了,以前想都不敢想能买得起人形机器人”,还有家长盘算 “带编程功能,刚好给孩子当教育工具,比报兴趣班划算”。也有人好奇实际体验,“12kg 会不会很重?能自己充电吗”,还有行业爱好者说 “3 小时订单破 200 台,这热度说明大家等平价机器人很久了”。不过也有质疑声,“这么便宜,质量和售后能跟上吗”。
有分析指出,“小布米” 的意义不在于价格本身,而在于打破了人形机器人 “高端玩具” 的印象。之前 5 万元以上的价格把普通消费者和中小机构挡在门外,现在万元内的定价,能让教育、小型商业演出这些场景真正用起来。松延动力之前的机器人就已经在潮汕英歌舞巡演中应用,很多客户反馈早就赚回成本,这证明场景是成立的。
据悉,松延动力自研核心部件是关键底气。如果依赖采购,成本根本压不下来,松延动力的模式给行业提了个醒,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实现价格普惠。姜哲源透露交付计划,教育版明年 1 月发货,消费版 3 月发货,按付款顺序交付。
“小布米” 的出现,其实是人形机器人从技术展示走向商业化落地的重要一步。姜哲源预测,未来所有机器人公司的价格都会往下走,最终形成合理的价格水准,带动整个供应链降本,让更多场景用上机器人。对普通人来说,万元内的门槛,意味着曾经遥远的 “人形机器人进家庭、进课堂”,正在从概念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