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舞蹈芭蕾

汀漳古道修维护,当年血战军旗舞:柯家兄弟捐建基地重走红军路!

发布时间:2025-10-23 05:57:58  浏览量:3

红军桥

红军攻下风霜岭遗址

日前,与摄影家正武先生结伴,采访了福建漳州市南靖县龙山镇柯家五兄弟之一的柯炳财。对其复修维护“汀漳古道”红军路的事迹,倍受感动,感慨万千。柯家的爷爷是位传奇人物,他在1932年曾为红军带路,绕道攻打十字岭,歼灭张贞部守敌,立下汗马功劳。红军突破天宝大山进漳关卡,占领漳州49天,歼敌筹款扩红大获全胜。柯家兄弟为此红色基因传承,肩负历史使命感,自费筹款复修维护红军路,并建立红色教育基地,无私奉献,受到各界高度赞场。红军精神在呼喚,红色基因代代传,

镇政府确认文件

汀漳古道红军路

红军路

柯家五兄弟的爷爷叫陈磷生,因家贫穷困,从小“卖”给柯家。1932年漳州战役时,当过红军向导。当年,领袖亲率红军进攻漳州,陈磷生作为当地山民苦后生,身强力壮,奔走如飞。他凭借对地形熟悉为红军带路,通过五峰山小路迂回包抄,最终红军血战攻克十字岭。一段红色带路史,成为家族精神谱。爷爷和父亲相继离世后,汀漳古道红军路作为承载家族记忆,成为柯氏兄弟情怀所寄托。他们认为,合力挖掘修复,古道重见天日!就是要重走红军路,不忘初心,也触摸着爷爷的脉搏。 此情此感,促使他们义无反顾。古道修复与维护,无怨无悔风雨路。

当年留下子弹壳

红军标语:打倒张贞

汀漳古道始建于宋朝,是闽西与闽南要道,1932年,红军沿此道向漳州进军,古道是历史文物,它见证了革命历史瞬间。然而,随着岁月侵蚀和现代交通的兴起,古道几乎被废弃,野草丛生,部分路段因自然损毁而面目全非。柯家兄弟义不容辞,他们联合村民自发成立保护小组,捐资筹款复修清理古道、挖掘历史遗迹,并在闽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师生的指导下,对红军前沿指挥部原址、红军标语等进行定位和场景复原 。

汀漳古道红军路

当年主战场

柯家五兄弟多年专注于此,逐渐形成了系统性的红色文化保护规划。2023年,他们捐资成立漳州市红色文化教育研究会南靖县基地,2024年又牵头建成“战地黄花分外香”红色文化园,通过实物陈列、场景再现等方式,将零散的红色资源整合为教育基地。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前来参观学习,带动了当地村民参与红色文化挖掘和保护的热情。柯家兄弟的行动,重塑乡村文化认同,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风霜岭

左起柯炳财、公孙奴、正武先生

弘扬红色文化,当年历史繁华。柯家兄弟的行动,具有特殊意义。他们通过修复古道、长期养护、建设纪念馆等举措,将抽象的革命历史转化为可触摸、可体验的实体场景。游客沿着红军当年的行军路线行走,聆听革命故事,这种沉浸式体验,成为新时代红色教育之典范。南坪村如今游客日增,接待众多,成为漳州市重要的红色文化瞻仰地之一。这种社会效益的产生,既是柯家兄弟初衷的延伸,也为红色文化自信、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标签: 血战 军旗 红军路 血战军旗 张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