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舞蹈芭蕾

缅怀巨匠!探访杨振宁先生的旧居,这里是他走向世界舞台的起点

发布时间:2025-10-22 16:41:13  浏览量:3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这位从安徽合肥走出的科学巨匠,一生心系家国,其少年时期曾在故乡的三河古镇度过一段难忘的避难求学岁月。

消息传出后,众多民众自发前往位于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古南街的杨振宁旧居缅怀,在那条他曾经每日往返的“一尺巷”前驻足追思,表达对这位科学巨匠的怀念与敬意。

三河镇,这座承载着杨振宁少年记忆的古镇,也成为他的根脉与乡愁。

杨振宁故居 图源/图虫创意

01

战火中的迁徙,杨振宁与南街旧居

1922年,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四古巷。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铁蹄逼近,杨振宁被迫中断学业。他随后随迁至三河镇的庐州中学就读,与母亲一同寄住于三河古镇。

如今,位于三河古镇古南街的杨振宁旧居,成为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这是一座始建于明清时期的民间宅院,其前身是“孙大生药铺”的后院。虽仅短暂居住半年,这里却留存着他的少年印记。

旧居前的“一尺巷”是一条长50米,宽仅80厘米的小巷,这是杨振宁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

杨振宁故居 图源/图虫创意

四次返乡中,杨振宁始终乡音未改。2001年他挥毫写下“六十多年前曾在三河居住,今天重来三河,喜见许多新建筑。希望今后更能高速发展”的寄语。2003年又寄来珍藏史料充实展陈,字里行间皆是赤子情怀。

现在,雨丝中的旧居前,总有访客驻足,触摸这段跨越世纪的乡愁,这也是国内仅存的杨振宁旧居。

02

三水汇流,“八古”风韵:

水乡古镇的历史底蕴

三河古镇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距市区约40公里,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汇而得名。这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素有“春秋古镇、皖中水乡”的美誉。

古镇南接巢湖,是皖中水运的天然枢纽。独特的水文环境,造就了“镇外有水,镇内亦有水”的格局。10余条河道穿镇而过,29座古桥连接起千家万户。

三河镇全貌 图源/图虫创意

水运的兴盛催生了古镇的繁华。自明清起,三河镇便是皖中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南来的茶叶、北运的粮食皆在此中转,镇上曾云集300余家商号、100多座米行,有“小南京”之称。抗战前的鼎盛时期,每日停泊的商船达千艘,码头边的青石板被磨出深深的车辙,见证着“日进斗金”的过往。

岁月未磨蚀古镇肌理。如今漫步街巷,仍能见到“八古”遗存——古河、古桥、古街、古居、古茶楼、古寺庙、古战场、古碑刻,如同散落的珍珠串联起千年记忆。

03

青砖黛瓦:凝固的江淮建筑史诗

三河建筑是江淮民居的活样本,兼具水乡灵秀与商埠厚重。全镇现存明清建筑占比超70%,多采用“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形制,既适应南方多雨气候,又暗含北方院落的规整。

三河镇 图源/图虫创意

空间格局以“十字街”为核心辐射展开:南街依河而建,商铺多为“前店后坊”;北街直通码头,宅院多带码头巷门。最妙的是“一人巷”等窄巷,宽仅盈尺,两侧马头墙高低错落,雨天行走可避风雨,尽显古人的空间智慧。

三河镇 图源/图虫创意

建筑细节藏着匠心:杨振宁旧居的四水归堂天井,将雨水汇入院中蓄水池,暗合“肥水不流外人田”;刘同兴隆庄的砖雕门楼上,“福”字被祥云、蝙蝠环绕,木雕窗棂刻满渔樵耕读图案,见证徽商对雅致的追求。封火山墙多为“五岳朝天”式,既防火又防盗,顶端的翘角如飞鸟展翅,为青砖灰瓦增添灵动。

04

古镇精华:从杨振宁旧居到徽派建筑瑰宝

三河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是开放式的,古镇还有许多值得探访的景点。

·杨振宁旧居

杨振宁旧居,坐落于古南街的这座三进宅院,是古镇人文地标。前厅陈列着杨振宁与邓稼先的合影、诺贝尔奖章复制品,中厅的八仙桌与太师椅保留着江淮民居陈设风格,后园的石榴树据传为少年杨振宁亲手栽种。

2001年杨振宁题写的寄语挂于正堂,墨迹与老宅的木柱纹理相映,诉说着“树高千丈不忘根”的情怀。

·大夫第

清代直隶总督郑板桥的堂弟郑栾所建,是明清时期文职官员的私宅。“大夫第”匾额由乾隆御笔题写,门厅的“鲤鱼跳龙门”砖雕栩栩如生,正厅的落地花窗采用“透雕”工艺,阳光透过时在地面投下斑驳光影。后院的“望月楼”视野开阔,可俯瞰小南河游船往来,尽显文人雅趣。

大夫第 图源/图虫创意

·刘同兴隆庄

作为三河最大的古商号遗存,这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宅院,曾是徽商“刘锦堂”的产业。五进院落层层递进,前店经营绸缎茶叶,中厅接待客商,后宅供家眷居住,甚至设有银库与码头。如今展厅内的老式算盘、账本,仍能窥见当年“日售千匹布,夜收万担粮”的盛况。

·鹤庐

民国时期皖系军阀段芝贵的公馆,因主人喜爱养鹤得名。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尤为特别:青砖马头墙下暗藏罗马柱装饰,传统木雕与西洋玻璃花窗共存。园内的鹤形石雕、太湖石假山,印证着主人“隐于市井”的心愿,如今成为展示三河民俗的展厅。

三河古镇鹤庐 刘秉章故居 图源/图虫创意

如今的三河古镇,仍是江淮大地上的文旅明珠。作为国家5A级景区,它既上榜 2025携程口碑榜必打卡景点,又蝉联国家5A景区影响力百强。古建群保护完好,杨振宁旧居等景点持续迎来访客,“三河明月夜”夜游项目已成为省级十佳夜娱活动 —— 小南河上的水幕投影与激光喷泉,串联起九大历史场景。

白天有国风雅集、非遗展演活化街巷,夜晚夜市与灯光秀延续烟火,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三河古镇迎来文旅消费热潮,8天累计接待游客超27.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0.42%。千年水运脉络里,正流淌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生机。

请横屏观看

三河古镇夜景 图源/图虫创意

杨振宁先生与三河古镇的故事,已成为这座水乡古镇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当游客走过一人巷,参观杨振宁旧居,都能感受到战乱年代一位天才少年的成长轨迹。

三河古镇,这片因水而生的土地,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明,也铭记着一位科学巨匠的青春足迹。它以小桥流水的婉约,徽派建筑的厚重,以及那些绵延不绝的人文故事,继续吸引着八方来客,聆听水声潺潺,感受岁月流转。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词条:三河镇

[2]《三河古镇旅游指南》

[3]《民众走进杨振宁旧居参观缅怀》

[4]《缅怀物理学巨擘杨振宁 民众雨中探访合肥旧居》

[5]《杨振宁逝世,实探其出生地合肥四古巷:墙上挂着杨先生多幅照片,居民称为他自豪》

标签: 世界舞台 巨匠 杨振宁 三河镇 三河古镇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