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北京舞蹈学院剧场内星光流转,华灯璀璨。当《胡桃夹子》选段《花之圆舞曲》的经典旋律响起,年轻舞者跃起的身影划过舞台,如同一道流动的光影——这一刻,“大美不言”开幕式演出以一场跨越东西的视觉盛宴,正式拉开了2025北京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比赛暨舞蹈展演的帷幕。这场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舞蹈学院承办的国际艺术盛会已于10月21日启动,将持续至27日。活动以“文化引领·文化传承·以舞交友·以舞会友”为宗旨,汇聚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的114名选手与导师,共同打造一场高规格、国际化、专业化的舞蹈艺术盛会。
全球“舞林高手”云集
参赛选手涵盖多国顶尖舞者,其中包括曾获“洛桑奖”“YAGP”等国际大奖的选手,充分展现了赛事的高水平与国际性。本届比赛是北京舞蹈学院于2024年牵头成立“世界舞蹈教育联盟”后举办的首次大型活动。该联盟在短短一年内已吸纳全球五大洲70个舞蹈艺术教育机构和院团,成为推动国际舞蹈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依托联盟资源,来自英国、美国等多国成员院校不仅派出选手参赛,还将举办大师工作坊与多样化的剧目展演。
参赛选手代表、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刘雨欣说:“这次比赛让我们通过舞台去交流、去成长、去理解艺术与努力之间的关系。每一次比赛,不只是竞争,更是一次学习,一次自我突破。”
“芭蕾巨星”点亮艺术星空
本届比赛评委阵容星光熠熠。评委会主席由格鲁吉亚国家芭蕾舞团团长、四项国际大奖得主妮娜·安南拉斯维利担任。评委团队中还包括被誉为“世纪舞者”的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教授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等全球顶尖艺术家,充分体现了赛事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国际芭蕾舞比赛作为核心板块,设有甲组、乙组、丙组,面向13至24岁的青少年舞者,搭建起专业人才培养与选拔的重要平台。这一科学分组不仅照顾到不同年龄段选手的特点,更通过科学的赛制设计,为舞蹈新秀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有效促进了国内外舞蹈院校的深度交流,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舞蹈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以舞为媒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大美不言’开幕式演出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诠释了东西方舞蹈美学的交融。”从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相和歌》《秦王点兵》,到西方芭蕾经典《胡桃夹子》选段,再到融汇创新的《江渚云山》,整场演出以舞蹈为媒介,搭建起文明互鉴的桥梁。
在接下来的赛事期间,活动还将推出三大精彩板块。高水平舞蹈展演将汇聚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12所院校师生的11个原创或联合创作作品,实现多元文化与先锋实验的同台碰撞。大师工作坊环节邀请到来自7个国家的9位导师,涵盖芭蕾、民间舞、现当代、编导等多元领域,采用小班制教学,覆盖从入门到职业舞者的全阶梯需求,为参赛选手及舞蹈爱好者提供优质的专业教育资源。此外,活动期间还将举办中国芭蕾学派学术研讨、国际明星表演等特色活动,进一步增强艺术感染力与观赏性。
校地合作助力区域文化建设
北京舞蹈学院作为舞蹈高等教育学府,在艺术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人文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本届活动中,学院将协同海淀区,加强“三山五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国际舞蹈大师和学生走进三山五园游园活动、组织艺术惠民公园互动快闪等,发挥世界舞蹈教育联盟全球影响力,助力海淀区文化建设,用艺术讲好北京故事。自2006年首次举办以来,“北京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邀请赛”已举办八届,累计吸引全球45个国家及地区的72个顶尖舞蹈院团,累计800余名选手和演员参与。2021年,该项目被纳入“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重点任务清单,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舞蹈艺术交流平台。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锐表示:“学院将以更高标准、更开放的姿态,持续办好这一国际品牌赛事,服务北京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定位,促进国际舞蹈院校人才培养与艺术创新,推动世界各国芭蕾艺术教育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