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舞蹈芭蕾

港口硝烟:美国挥舞的“过路费”与中国造船的“压舱石”

发布时间:2025-10-13 06:43:11  浏览量:20

美国这次玩的是“收费站”战术。10月14日起,悬挂中国旗或由中国企业运营的货轮,只要敢在美国码头靠岸,净吨位每吨就得额外奉上50美元。一艘标准的大型集装箱船,这笔“过路费”轻轻松松就突破五百万美元。这已经不是贸易摩擦,而是赤裸裸的航道勒索。

中国的反击快得像回声。10月10日,反制令直接落地:美籍船舶来中国港口,对不起,也得按我们的规矩交“买路钱”。你设卡,我收费,这盘棋谁也别想轻松。

美国这招,看似一记重拳,实则打在了棉花上。它想干嘛?无非是两个算盘:一是逼中国在谈判桌上让步,二是给中国造船业泼冷水,让全球船东觉得“中国船用不起”。可惜,这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却算错了一笔大账。美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小数点后面都排不上号,而中国,稳稳坐着超过50%的头把交椅。这就好比一个街边小贩,想给沃尔玛定规矩,听着就有点滑稽。

中国手里握着的,是三张稳赢的牌。第一张叫“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中国航运的航线早已织成一张覆盖全球的网,美国市场只是其中一个节点,不是全部。中远海运的巨轮穿梭在1500多个港口之间,东边不亮西边亮,美国码头门难进,转头就是欧洲、非洲、东南亚的广阔天地。

第二张牌叫“性价比之王”。中国造船业的优势是刻在骨子里的。同样的船,中国造就是比日韩便宜,运营成本就是比欧美低。美国加的这点港口费,放在总成本里,就像给一顿满汉全席加了一小碟咸菜,有点味道,但影响不了主菜。精明的全球船东心里有杆秤,不会因为这点小钱就放弃中国这个“世界船厂”。

第三张牌,也是最要命的一张,叫“七寸”。美国每年有数百万吨的大豆、玉米、液化天然气漂洋过海运往中国,这些货物的运输船,很大一部分得经过中国港口。我们对美籍船舶收费,等于直接在美国农民和能源商的运费账单上添了一笔。这疼不在华尔街,而在中西部的农田里。

美国总想重温“航运霸主”的旧梦,但时代变了。如今的海洋比的不是谁的拳头硬,而是谁的船造得好、航线广、成本低。中国造船业这艘巨轮,早已不是靠某个国家的港口来定义航向。美国挥舞的“过路费”更像是一阵风,或许能掀起几朵浪花,却改变不了潮水的方向。毕竟,当你的船队本身就是航道时,谁还能对你收过路费?

标签: 美国 造船 港口 造船业 过路费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