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说点心里话,关于一件我藏了好久、一直不敢开口的事——我以前,一打喷嚏就漏尿。
前两年,我真的特别怕打喷嚏。
不是怕感冒,是怕——一打喷嚏,尿就出来了。
真的,就这么尴尬。有时候在电梯里,旁边站个人,我刚想笑,突然“啊嚏”一声,完了,内裤立马湿一片。那种又臊又慌的感觉,谁经历过谁知道。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换裤子,还得偷偷摸摸的,生怕家里人发现。
我一度觉得,是不是生完孩子都这样?是不是年纪大了,身体就这样了?反正又不疼不痒,忍一忍就过去了。可心里越来越难受——我不敢穿浅色裤子,不敢喝太多水,连笑都变得小心翼翼。我怕的不是漏尿,是那种“失控”的感觉。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自己不漏了。
不是突然好的,是慢慢发现的:跳广场舞跳到满头大汗,也没“出事”;咳嗽两声,居然干干净净;连打喷嚏前那一瞬间的紧张感,都消失了。
我愣住了。这不是运气好,是身体真的变了。
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我每天跳的广场舞,其实是在“修”我的盆底肌。
你别笑。我们跳舞时,扭胯、收腹、提气、一收一放的动作,其实就是在不自觉地锻炼那块被很多人忽略的肌肉——盆底肌。 它像一张网,托着我们的膀 胱、子宫、直肠。生孩子、长期咳嗽、提重物、甚至年纪增长,都会让这张网变松、变弱。一旦它撑不住了,你一用力,尿就漏了。
这不是“老了就该这样”,也不是“谁让你生孩子”,这是肌肉的问题,是能改善的。
我查了很多资料,也去社区医院问过医生,才真正搞明白:漏尿,不是病,但它是信号。 是身体在说:“我累了,该修一修了。”
我试过两个最简单、最实在的方法,不用花钱,也不用请假,关键是你得愿意开始,然后坚持。
你下次上厕所,试试中途突然停一下,感受一下是哪块肌肉在用力?对,就是那里。不是肚子,不是屁股,是下面那一圈“收紧”的感觉。
- 吸气,收紧那块肌肉,憋住5秒;
- 呼气,放松3秒;
- 重复。
你可以在刷牙、等红灯、看电视的时候练,没人知道你在干什么,但你的身体知道你在“织网”。我一开始连3秒都憋不住,练了两个月,再打喷嚏,下意识就会“提一下”,嘿,真不漏了。
我以前是“厕所控”,明明没多少尿,但一有感觉就赶紧去,生怕漏了。结果呢?膀胱越来越小气,一点点尿就闹腾,反而更容易漏。
后来我学着定时上厕所:
- 白天,每2-3小时去一次,不管有没有尿意;
- 晚上,睡前去一次就行,别半夜总起来;
- 上厕所时,别使劲儿挤,也别蹲太久。
慢慢地,膀胱“皮实”了,能存住尿了,漏尿反而少了。
- 少喝咖啡、浓茶、酒精,这些会刺激膀 胱,让它更敏感;
- 控制体重,肚子越大,对盆底肌的压力就越大;
- 别提重物,尤其是产后或者已经有症状的,少搬水、少扛米,能用推车就用推
- 坚持运动,像我跳的广场舞、散步、瑜伽,其实都在帮我们激活深层肌肉。
当然,如果漏得特别多,或者尿痛、尿血、产后复查医生说肌力很差,那就别自己硬扛了,去医院看看。现在有盆底康复治疗、生物反馈,甚至微创手术,效果都不错。我认识一个大姐,做完手术后说:“我终于敢穿白裤子出门了。”
姐妹们,我想说,漏尿真的不是丢人的事。
它不是你“不注意”、不是“身体垮了”,而是我们为生育、为生活、为家庭付出的代价之一。它像腰疼、腿酸、更年期一样,是身体在提醒我们:该停下来,看看自己了。
可我们总是把这份“提醒”当成羞耻,藏在心里,藏在深色的裤子下,藏在不敢喝的水杯里。
我们怕大笑,怕运动,怕和人靠得太近,怕别人闻到异味。我们不是老了,是被自己的身体“困住”了。
而我,通过跳舞、通过锻炼、通过一点点的坚持,重新找回了自由。现在我能大笑,能追着孙子跑,能穿白裤子出门,能坦然地说出“我以前漏尿”。
所以今天我写下这些,不是为了博同情,是想告诉每一个正在经历这件事的你:你不是一个人,也别再忍了。
这不是衰老的必然,也不是女人的宿命。它是一个可以被解决的问题,就像感冒、腰疼一样普通,一样值得被正视。
从今天开始,试试“缩肛运动”,改改上厕所的习惯,或者,干脆跟我一起去跳广场舞。
咱们不为别的,就为能痛痛快快地笑一场,不再提心吊胆。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咱们不说“羞耻”,只说“解决”。
愿每一个女人,都能笑着生活,而不是,笑着漏尿。
——一个曾经不敢大笑的普通女人,真心分享
文字如茶,需慢品;生活如书,宜细读。
我是闲情偶记,记录生活,也安放心情。
有人读,字才不冷;有人懂,心便安稳。
如果你愿意常来坐坐,点个关注,这里总有一页,写的是你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