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设计
OverTTuRe China是截至目前中国在ATTR领域最大的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内六家在ATTR诊疗方面具有领先水平的医疗中心2013年至2024年期间的电子病历系统,提取的患者信息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表现、基因检测结果、诊断与治疗时间、用药情况及临床结局等内容。研究结果
研究中纳入209例ATTRv患者,其中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ATTRv-PN)患者19例(占9.1%),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v-CM)38例(占18.2%),混合表型的ATTR(ATTRv-Mixed)152例(占72.7%)。症状首发时的平均年龄是53.6岁,确诊时的平均年龄是57.2岁,说明存在严重的延迟诊断。患者以晚发型为主(大于50岁者占65.7%)。最常见的突变类型为Ala97Ser(占27.5%)。常见的并发症依次为慢性心衰(25.4%)、肾病(13.4%)、轻度肝病(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无门静脉高压,12%)和慢性肺病(10.5%,表1)。
表1:我国ATTRv患者人口统计学与临床特征[3]在首发症状上,我国ATTRv患者以肢体麻木最多见(28.2%),其后依次为肌肉无力(15.0%)、慢性腹泻(14.1%)、心肌病(10.2%)和呼吸困难(10%,图1)。
心肌病、肢体麻木和下肢水肿是ATTRv患者确诊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但不同表型间差异较为显著。其中,ATTRv-PN患者以肢体麻木为主(26.3%);在ATTRv-CM患者中,心肌病(63.2%)和下肢水肿(50%)更为常见。而在ATTRv-Mixed中心肌病、肢体麻木和下肢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48.0%、40.1%和28.3%(图2)。说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展到较为严重的心脏表现,体现了疾病的进展趋势以及凸显了可能存在的诊断延迟。
在诊断方面,研究发现,我国ATTRv患者从首发症状出现到最终确诊,往往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诊断延迟现象在各表型患者中均常见,ATTRv-PN、ATTRv-CM及ATTRv-Mixed患者中位诊断时间分别为2.3年、1.7年和2.8年。在治疗方面,从确诊到开始接受相关治疗也存在较明显延迟。ATTRv-PN、ATTRv-CM及ATTRv-Mixed患者从确诊到接受治疗的中位时间分别为79天、42天和44.5天(表2)。
表2:我国ATTRv患者中位诊断和治疗时间[3]整体ATTRv患者接受对因治疗的比例偏低,为59.3%。不同表型患者接受相关治疗的比例存在差异。在ATTRv-CM患者中,86.8%接受了心衰对症治疗,60.5%接受了ATTR对因治疗。而在ATTRv-PN患者中,仅36.8%和26.3%分别接受了ATTR对因治疗和神经病变对症治疗(图3)。目前中国对因治疗选择有限(仅有稳定剂一类对因治疗药物),对当前治疗无应答的患者没有更优治疗方案,提示迫切需求更优的对因治疗策略,满足不同类型患者的治疗需求,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诊疗延迟对中国ATTRv患者的结局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诊断延迟,患者未能在疾病早期及时获得有效治疗,导致病情持续进展,出现新发临床表现,心脏功能和周围神经系统损伤也日益加重,进而大幅增加了住院和死亡风险。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从确诊到新发ATTR临床表现,全因住院,以及全因死亡的中位时间均较短,分别为1年,2年,和7年,这充分提示该疾病进展迅猛、患者预后不容乐观(表3)。
表3:我国ATTRv患者从诊断到临床结局的时间[3]研究结论及展望
OverTTuRe研究针对中国患者的分析揭示,中国ATTRv患者在临床诊断、治疗和结局上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 (04): 324-332.
[2]Gillmore JD, Hahn K, Smith JG, et al. Rationale and Design of ANTHOLOGY: An ATTR Amyloidosis Real-World Evidence Program Aiming to Address Gaps in Amyloidosis Care. Cardiol Ther. 2025 Sep;14(3):477-490.
[3]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patterns, and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hereditary 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 an observational, retrospective study in China (OverTTuRe China).
医学界心血管领域交流群正式开放!
加入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