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推进基础类、应用类、战略类学科专业布局的同时,对存量学科专业专业优化,引发教育界的强烈反响!
然而,在更早以前一些高校便已开始布局,悄然撤销了所有艺术专业!彻底退出了艺术类本科教育舞台。这对正在进行的艺考改革,释放出别样的味道。
去年8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其教务处官网发布了《关于公示2024年度拟撤销本科专业的通知》,赫然在列的9个拟撤销专业中,包括了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这四个艺术类专业。
经批准后,意味着这所以石油为特色、位列“211工程”的重点大学,将彻底退出艺术类本科教育的舞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被誉为石油领域的“黄埔军校”,其石油工程、地质勘探等专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能源界都享有极高声誉。然而就在这样一个以工科为主导的院校中,艺术类专业却悄然走完了它们短暂的历程。
根据校方文件,撤销决定是“经充分征求各教学单位意见”后作出的。从专业设置来看,被撤销的4个艺术专业——音乐学、视传、环设、产品设计,与该校以能源、工程为主体的学科体系显得格格不入。
在该校2025年招生专业清单中,艺术类专业已没了踪影。保留的32个招生专业(类)清一色为能源、机械、计算机、经济等方向,就连“工商管理类”也收缩为会计与财务,“环境科学”“统计学”等专业一并停招。
如果我们把视野拉开,会发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撤销艺术类专业,并非孤例。
几乎同时撤销艺术类专业的,还有多所双一流、211、甚至985大学,比如四川大学撤销艺术类的动画、音乐学、表演专业;山东大学撤销了书法学专业;东北师范大学撤销了产品设计等专业……
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两个:
一是政策引导。
自2021年艺考大改革政策颁布以来,特别是2024年4月颁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撤销专业,须在校内征求意见、公示,按程序报教育部备案。连续五年停止招生且无在校学生的专业,原则上应予撤销”。
艺考界发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艺术类专业确已多年未招生,满足教育部规定的要求。对照2025年8月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对社会需求明显不足、培养质量下滑、办学条件不足的学科专业点进行预警并提出整改要求”, 在一些非艺术类强校中,艺术类专业恰恰成为“需求不足+质量不稳”的重灾区。
二是高校回归主业。
越来越多高校意识到,“大而全”不如“精而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撤销艺术类、法学、等专业,正是为了集中资源巩固其在能源领域的优势地位。与其勉强维持“凑数专业”,不如踏实做好“看家本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撤销艺术类专业,传递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那就是高校正在大幅提高艺术类专业的办学门槛。未来只有真正具备师资力量、就业渠道、学科生态的艺术类专业才可能存活下来。
对考生而言,以后在选择院校的时候则需更更谨慎!不能再只看学校是不是“211”“双一流”,而要仔细考察该校该专业的办学历史、师资实力、行业联系!尤其是那些与其本校学科体系差异较大的专业,很可能成为下一波撤销的对象!
面对我国对智能、交叉学科的大力发展,说明艺术+复合型专业已成为新出路,比如艺术与科技、数字媒体艺术、文化遗产等交叉领域,更容易获得资源倾斜。
当然,我们更要明确的是,众多高校撤销艺术类专业,并不是说艺术类专业没有未来、不值钱,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社会和国家越来越需要真正的艺术人才,比任何时候都值得投资的,那些缺乏特色、缺乏资源、缺乏就业支撑的专业才必须被淘汰的。这是一种结构的优化,也是一种教育的回归。
包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内的众多院校撤销艺术专业,可以说是非常理性的自我净化。而对艺考生来说,这也是一次重要的提醒:
真正的艺术之路,从不依赖于某一所大学的某一个专业名称,而取决于你是否有真正的热爱、持续提供对别人有价值的东西(详见:116所985、211、双一流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录取规则最全汇总)。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哪怕它不在211的名单上,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远。你觉得呢?欢迎来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