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杭州萧山区一酒馆内女舞者与顾客互动亲密,有近距离对视、贴脸,甚至用嘴喂食棒棒糖和亲吻。此事一经发布,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视频显示,该酒馆的舞者不仅在顾客席间穿梭表演,更有主动让顾客牵拉裙摆后顺势转身贴近的互动,甚至出现唇部接触顾客的动作。
尽管酒馆工作人员辩称网传视频为线上引流摆拍,实际店内尺度较小,且强调 被喂糖者为女性,但多段流出的视频清晰记录了舞者与顾客的亲密互动,包括搭肩、喂糖等动作,被网友质疑“用国风当遮羞布”。
随着舆论的进一步发酵,9月5日晚,当地发布了一则情况通报,称已经关注到网上关于萧山区内一酒馆营销活动涉嫌“擦边”的相关信息后,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会同相关部门立即进行了实地核查,当场要求该酒馆经营者立即停止不当营销行为,并对其是否存在其他违规行为进行核查。
此次风波还意外牵连武汉一家国风酒馆。因同样采用“舞者喂糖”"的互动形式,武汉舞者喆喆的酒馆被部分网友误认。但两者存在本质区别:喆喆仅与女性顾客互动,通过纱巾等道具营造“媚而不俗 ”的氛围,其创新表演形式曾获粉丝好评,这种鲜明对比引发公众对商业营销边界的讨论,如何在创新互动与公序良俗间找到平衡点。
网友评论指出,餐饮行业竞争激烈固然可理解,但 "靠擦边吸引眼球只会透支行业信誉"。近年来,从 "女仆服务" 到 "贴身陪酒",部分商家不断试探底线,将传统文化符号简化为流量工具。正如业内分析所言,国风的核心是历史底蕴与精神内核,而非古装、舞蹈等元素的简单堆砌。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