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在北京隆重举行
全国先进工作者
“中国好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彝族海菜腔省级传承人
她带着“震撼”“自豪”“责任”的
深刻感悟
马不停蹄地回到家乡石屏县
投身非遗传承工作中
观礼现场,整齐的方阵如钢铁洪流,铿锵步伐似敲在心坎的鼓点;12台大型导弹运输车载着“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浩荡而来,装备轰鸣仿若历史回响。李怀秀眼眶湿润,她仿佛看到80年前先烈们浴血奋战的场景,深刻体会到今日和平的珍贵。抚摸着胸前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奖章,她感慨这份荣誉属于千千万万扎根基层的劳动者。
“先烈们用生命换来山河无恙,我们文艺工作者应该守护好文化根脉。”此次观礼让她更坚定了要把海菜腔传承给更多人的信念。回到家乡,她片刻未歇,一头扎进非遗传承工作中。
多年来,李怀秀坚持唱原生态海菜腔,传递其本真韵味,用烟盒舞等民族元素搭建文化沟通桥梁。此次归来,她计划进一步拓展非遗传播渠道。她与弟弟李怀福带领团队,对非遗传习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优化升级。除了教授海菜腔的演唱技巧、烟盒舞的基本动作,彝族刺绣的基本绣法,还增加了云南非遗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等理论知识讲解,让学员们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为了让更多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乐走出红河、走向世界,李怀秀积极筹备线上文化交流活动,她计划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向全球观众展示云南非遗的独特魅力。同时,她还与国内外文化机构、艺术团体联系,寻求合作机会,推动非遗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与传播。她们团队本月还将赴孟加拉、日本、缅甸等国参加文化交流。
看到红河州多所中小学将烟盒舞纳入课间操,传统文化在新一代中生根发芽,李怀秀倍感欣慰。但她深知,非遗传承之路任重道远。
记者:普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刘晓 吴明桔
红河州融媒体中心投稿邮箱:hhzrb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