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舞蹈芭蕾

现在的学校,进化到这么高级了?

发布时间:2025-09-05 18:35:03  浏览量:1

开学了,在暑假玩疯了的孩子们,终于重返校园。

在此之前,“不想开学”的哀嚎响彻街头巷尾。

虽说孩子们不想上学的心仿佛未曾变过,但许多家长们却发现,学校和自己记忆中的样子变得不一样了。

提起学校,我们会想到枯燥的课堂、破旧的桌椅板凳、凶巴巴的老师、扑簌簌落下的粉笔灰……

但在不经意间,许多学校已经“进化”得超出我们想象。

这才是赢在起跑线

许多幼儿园,早已不是我们记忆中的样子。

在许多人印象里,幼儿园的孩子只是听老师讲故事、唱儿歌、按时吃饭睡觉,但在山东诸城市的一家幼儿园,小朋友们的生活显得那么“多姿多彩”。

在这里,没有刺耳的尖叫,也没有孩子大声争吵,大家都忙着做“手艺活”。

孩子一番“穿针引线”,一个精致的小马扎就做好了。

孩子们用起缝纫机来,甚至比一些家长都顺手。

大家都专注于做自己手上的作品,忙得没时间想妈妈。

在这里,孩子们能掌握编织、刺绣、缝制等细致的手艺,活脱脱把幼儿园变成了幼儿职业技术学院。

除了手工,每个孩子都能动手做自己喜欢的美食。

比如月饼。

和夏天很配的水果捞也不在话下。

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食物,也可以合作完成一项“大工程”。

他们一起做饭时,像一个井然有序的大家庭。

有人负责劈柴。

有人负责擀面饼。

有人负责烙饼。

还有人掌勺,做起了铁锅炖。

我们相信,一起合作做一顿饭,会让孩子们度过非常愉快的一天。

在幼儿园,他们下得了厨房,也能搞得了土木。

甚至连美发行业都有所涉猎。

在这里,孩子们切身践行“艺多不压身”的道理。

在这个大家都对孩子们娇生惯养的年代,有幼儿园老师在上自然教育课时,带着孩子们玩“梭坡坡(贵州方言中的雪地滑行活动)”。

老师们带着孩子从山坡上滑下,欢声笑语伴着尘土飞扬,这种感觉,在城市待惯了的孩子们很难体验到。

这“不务正业”的老师,还带着孩子们去地里挖红薯,尽情撒野。

这些珍贵的体验,想必能够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养料,让他们更加茁壮生长。

午休,终于可以躺平了

在我们印象里,小学的桌椅都很不舒服,孩子们午休时只能趴在桌子上,一觉睡起来腰酸脖子痛,手臂也都被压麻了。

但现在,许多小学引进了可以撑开的桌椅,孩子们可以直接躺在桌椅上午休,免去浑身的酸痛。

浙江许多小学,椅子上有靠枕,保护孩子们的颈椎。

学校还配备了人脸识别储物柜,和我们记忆里破旧的储物柜完全不一样。

孩子们在食堂吃饭,凭借餐盘颜色自主刷卡,结账通过人脸识别自动扣款。

在高科技的加持下,孩子放学时候的安全问题也能够得到保障。

家长们在地下车库接送孩子,孩子们不会被风吹日晒雨淋。

大屏幕上实时播报各个班级的放学情况,家长们能及时看到自己孩子的班级有没有放学。

孩子们放学需要刷脸出闸机,闸机把闲杂人等拦在外面,保障了孩子们的安全。

这让人不得不由衷感叹一句:“我们那时候哪有这条件啊!”

许多学校把AI引入学校,解决孩子课间不爱运动的问题。

孩子在跳绳时,AI可以自动识别孩子的成绩,并显示在大屏幕上。

AI还会自动计算班级排名,有了集体荣誉感,孩子会更有动力运动。

许多学校为了保护孩子的视力操碎了心。

为了帮助孩子预防近视眼,杭州一所小学在校园里投放了24只松鼠玩偶。

它们散落在树干上、花丛间……孩子们可以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寻找这些松鼠,远远眺望的同时放松眼睛,预防视力变差。

还有一所小学安装了防近视支架,防止孩子们过度低头。

济南一所小学修建四层楼高的视力表,孩子一进校门,就能看到这个视力表,并且站在视力测试点上,检验自己的视力有没有退步。

武汉一所学校则修建田园主题的远眺墙,墙上贴着各种水果和蔬菜,孩子们在放松眼睛的同时,还能认识许多农作物。

孩子们在课间经常比赛谁认识的蔬菜、水果更多,远眺的时间大大增加,视力也能得到保护。

如今的学校,更加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9月3日的阅兵直播,当然不能落下。

有学生看到震撼场面激动落泪,说:“这行泪,为祖国强大而流淌。”

相信在未来,他们也会努力报效祖国。

食品安全问题,牵动着许多家长的心,家长们总担心孩子吃得营养不够丰富、不够干净。

哈尔滨在200多所学校建立了“妈妈食堂”,食堂阿姨都是从学生家长中招聘而来。

从挑菜到做饭到洗碗,都由妈妈们严格把关,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妈妈食堂”的推出,不仅让当地人拍手称快,更是让其他地方无数家长“眼红”。

妈妈们有了工作,孩子们也能吃到“家的味道”,还能吃得放心,孩子们坐在食堂里,就仿佛坐在了自己家的饭桌上。

课间操:左右开弓,射大雕

许多变化,也在中学里悄然发生。

许多学校的课间操换成了八段锦(中国传统保健功法,长期练习可以调节气血,强身健体)。

河北一高中组织1800名学生,在课间操时习练八段锦,整套动作16分钟,已经坚持了3年。

云南一所学校,更是4000多名师生课间齐做八段锦,动作整齐划一,让人叹为观止。

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让许多中学生提前走上了养生之路。

还有的学校将太极拳作为课间的“必修课”。

有时候,课间操还会多了几分地域特色。

新疆的一所学校,学生们在课间跳起鹰舞(塔吉克族鹰舞,新疆一种民间传统舞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贵州的学校,学生们抱在一起,跳着“大圈套小圈”的当地舞蹈。

云南一所中学,让学生在课间跳起了佤族舞蹈《加林赛》。

内蒙古几所中学的学生,则在课间跳起了雄壮的蒙古舞。

中学生们既锻炼了身体,也对本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有学校在教室门前安装了“强制健身器”,学生们在进入教室前都要先拉几组引体向上,把运动贯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

除去对孩子们身体健康的关照,许多学校已经进化到了让人大吃一惊的地步。

深圳许多中学, 修建得比一些商场还精致。

宿舍是四人一间,用的都是实木家具,有专属书桌和淋浴间,热水24小时供应,家长再也不用担心孩子在学校住得不好。

学校允许带手机(上课时间不能用),wifi全覆盖校园,学生不用穿校服,发型也不受约束,给孩子最大的自由空间。

学校还提供200多门选修课供学生们任意选择,从音乐、插花到AI应用,应有尽有。

宁波市惠贞高级中学,教学楼建在3000平的空中森林里,孩子们一下课就可以自由地在林间奔跑,可以随意地“浪费时间”。

为了帮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学校请来设计师打造各种解压空间,从蜿蜒的森林小路,到立体交织的游廊,再到悬挂在树上造型各异的小屋……

学生们可以在里面欣赏景色,放松身心。

学校天台上设有屋顶漫步道路,行走其上,可以离广袤的天空更近一些。

广西南宁二中,在学校里修建了滑梯。

为了帮大家排解压力,学校里还养了天鹅、小猫等动物。

学生自己想带宠物上学,只需要填写宠物入校证就可以了。

据说,南宁二中做出这一举措的原因是学校之间的“内卷”。

毕竟,南宁三中在校园内开了动物园。

动物园里有小马和羊驼等可爱动物,帮助孩子们释放压力。

在这种温暖的氛围中,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健康成长。

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

学校,也不应该充满痛苦,而是应该满载快乐。

从这些学校的改变中,我们能看到孩子们更自由、更开阔的成长轨迹。

目前,或许不是全国所有的学校,都能具备这样的条件。能走到今天,是无数人孜孜不倦地追求、默默无闻地付出换来的结果。

但愿这样的学校越来越多,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校园里,不仅学到知识,更习得对生活的热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对明天的期待。

标签: 课间操 八段锦 鹰舞 塔吉克族鹰舞 南宁二中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