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舞蹈芭蕾

王汝刚:滑稽舞台上的坚守与传承,演绎海派文化的多彩华章!

发布时间:2025-06-10 06:23:02  浏览量:50

在上海这座充满魅力与底蕴的城市,滑稽戏作为海派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王汝刚,无疑是这光芒中最为耀眼的存在。近日,这位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的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迎来了他艺术生涯的又一高光时刻——在 2009 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脚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后,又成功当选“滑稽戏”项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跻身为数不多的国家级“双非遗”传承人行列。从初涉滑稽的懵懂少年,到如今德高望重的滑稽泰斗,王汝刚用大半辈子的时光,深情诠释着“把欢笑带给观众”的艺术使命。

“双非遗”殊荣,续写艺术传奇

王汝刚此次荣获“双非遗”传承人的称号,无疑是对他多年来在滑稽艺术领域深耕细作的高度认可。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更是整个滑稽艺术界的骄傲。这一殊荣,如同为他漫长而辉煌的艺术道路,镶嵌上了两颗最为璀璨的宝石,照亮了他继续前行的方向,也为滑稽戏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七十二家房客》:见证成长与传承的经典

说起王汝刚的艺术历程,就不得不提那部堪称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看家大戏的《七十二家房客》。这部经典之作,以解放前夕上海石库门房子里众房客与房东斗智斗勇的故事为主线,生动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市井百态,是上海滑稽戏历史上演出场次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作品之一。

王汝刚对《七十二家房客》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感情。他回忆起 1978 年复演版的《七十二家房客》,眼中满是深情:“这是我正式加盟剧团后参加的第一本戏,我对它的感情特别深。”说着,他拿出那张承载着珍贵回忆的戏单,上面清晰地印着他的名字,仿佛在诉说着那段青涩又满怀激情的艺术起点。这部戏,见证了他从青涩走向成熟,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的成长轨迹。同时,它也不仅仅是一部戏,更像是一根纽带,串联起了几代滑稽表演艺术家的传承情怀。每一次的演出,都是老一辈艺术家对年轻一代的言传身教,每一次的传承,都凝聚着对滑稽艺术的热爱与坚守。

方言困境与文化坚守

然而,在滑稽戏的发展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王汝刚敏锐地察觉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地的方言正面临着大量流失的严峻问题,而方言恰恰是滑稽戏的灵魂所在。他忧心忡忡地表示:“滑稽戏,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保护它,可现在我们面临语言不流通的难题。”作为人大代表,王汝刚深感责任重大,每次开会,他都会振臂呼吁保护上海话,保护地方话。

在他看来,传统戏曲的发展就如同花朵的生长过程,从孕育到绽放,再到经历盛衰,都是自然规律。尽管滑稽戏如今面临着诸多困境,但他从未有过丝毫退缩的念头。他坚信,在国家对传统艺术的大力支持以及民间呼吁的双重推动下,厚积薄发的滑稽戏必将迎来绚丽的明天。这种对传统艺术的坚定信念,源于他对滑稽戏的热爱,更源于他作为传承人的担当。

五十余载坚守,诠释“艺术为人民”

回望王汝刚五十余年的艺术之路,从舞台上的精彩表演,到致力于文化传承,他始终如一地践行着“艺术为人民”的理念。在舞台上,他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幽默风格,将一个个鲜活的角色呈现在观众面前,用欢笑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而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他更是不遗余力。他深知,滑稽戏不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海派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与情感。

每当《七十二家房客》的幕布落下,观众带着满足的笑容离开剧场,王汝刚的艺术便完成了一次神圣的使命。他用欢笑为城市注入温暖,用艺术守护着文化的根脉。这种在世俗中展现高雅,在笑声中蕴含智慧,在包容中彰显品格的表达,正是海派文化最动人的魅力所在。

王汝刚就如同一位辛勤的园丁,在滑稽戏这片花园里,悉心呵护着每一朵艺术之花。他的坚持与智慧,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更为滑稽戏的传承与发展点亮了希望之光。相信在他的引领下,滑稽戏这一海派文化的瑰宝,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继续书写属于它的辉煌篇章。未来,我们期待着王汝刚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也期待着滑稽戏在他的传承下,能够穿越岁月的长河,历久弥新,成为文化传承中永不褪色的经典。

标签: 舞台 方言 滑稽戏 王汝刚 独脚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