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方式层出不穷的当下,传统滑稽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剧场里的观众越来越少,曾经热闹非凡的滑稽表演,似乎逐渐被大众遗忘在角落。但滑稽演员们并未坐以待毙,他们纷纷踏上网络直播这片新领域,试图重燃观众对滑稽艺术的热情。然而,新老两代滑稽演员在直播间里,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恰似一场有趣的“代际碰撞”。
毛猛达,这位退休多年却依然活跃在滑稽舞台的老将,在退休后和老搭档沈荣海开启了个人独脚戏专场。在忙碌之余,他紧跟时代潮流,玩起了网络直播。沈荣海戏称他为“毛捧场”,这个外号简直是他为人处世风格的生动写照。生活里的毛猛达,总是捧着别人的场,从不会给人难堪。他的直播风格亦是如此,温暖又亲切。
走进毛猛达的直播间,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故事的老茶馆。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前辈们在滑稽舞台上拼搏的点点滴滴。那些在艰苦岁月里,为了给观众带来欢笑,不惜付出一切的滑稽艺人,在他的口中鲜活起来。比如,某位前辈为了练好一个高难度的滑稽动作,日夜苦练,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还有前辈为了创作一个好的段子,茶不思饭不想,反复琢磨每一个笑点。毛猛达讲得投入,网友们也听得津津有味。每当有网友送礼物,他都会真诚地感谢,左一句“谢谢捧场”,右一句“感谢礼物”,让观众们感受到满满的尊重和热情。在他的直播间,没有夸张的表演,也没有犀利的言辞,有的只是对滑稽艺术的热爱和对观众的感恩,就像一杯温暖的热茶,让人在喧嚣的网络世界里,感受到一份难得的宁静与温馨。
再看年轻的滑稽演员薛文斌,他的直播风格与毛猛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上海人民滑稽剧团的中流砥柱,薛文斌才华横溢,编导演样样精通,在这一辈滑稽人中出类拔萃。然而,他在直播时的言辞却相当犀利,毫不避讳地谈论行业里的一些现象。
薛文斌曾在直播中透露,自己在表演时遭遇过一些困扰。有些观众在录制他的表演视频时,喜欢“掐头去尾”,导致视频内容断章取义,让他人误解自己原本的意思。这让他在现场表演时,一旦看到有观众举起手机摄像,就会条件反射般地停下说话,迅速在脑海里回顾自己刚说的话是否妥当。这种小心翼翼,背后是他对自己作品的珍视,也是对观众误解的担忧。他还直言,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滑稽艺术想要吸引观众越来越难,一方面是因为娱乐方式太多,观众的选择丰富;另一方面,滑稽艺术的创新速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滑稽艺术的创新与传承,不要让这门传统艺术在时代的浪潮中消失。他的这些观点,虽然犀利,却也引发了不少观众的共鸣,大家纷纷在直播间留言讨论,让他的直播间充满了活力与思考。
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在更换主帅后,做出了一系列努力来挽救滑稽艺术的颓势。他们重启小剧场,让滑稽表演有了新的舞台;开辟网上公众号,通过新媒体的力量宣传滑稽艺术;还请回了一批老滑稽艺人站台,试图用他们的影响力吸引更多观众。这些举措,让观众看到了上海滑稽人对传承这门艺术的决心和努力。
新老两代滑稽演员在直播领域的不同表现,其实是滑稽艺术在新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老一辈演员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对传统的坚守,用温情的方式讲述着滑稽艺术的历史与文化;年轻一代演员则以敏锐的视角和犀利的言辞,剖析着行业的现状与问题,探索着滑稽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他们就像滑稽艺术传承之路上的接力者,虽然风格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为了让滑稽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为观众,我们有幸见证这一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挣扎与奋进。希望大家能多关注滑稽艺术,无论是走进剧场,还是在直播间里,都能为这门艺术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相信在新老两代滑稽演员的共同努力下,滑稽艺术一定能在新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再次绽放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