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故事来自粉丝投稿,文中姓名均为化名,图片来源网络,情节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我叫李桂芬,今年58岁,江苏无锡人。我老伴去世快五年了,当初因为计划生育,我们只生了一个儿子,儿子之前是在南京上的大学,后来就在那边扎根成了家。他结婚后就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再加上平时工作忙离老家又远,所以也就逢年过年才会回来看望我,当然平时也会打电话回来慰问我,不过也就那样。
自打老伴去世后,我就开始独居生活,那时候我已经退休了,我每天就在家看看电视,睡睡觉,有时候也会去跳下广场舞,主打就是打发时间,日子过得还挺枯燥的。
说实话,人一上了年纪,最怕的就是生病,其次就是孤单,白天可能还好,一到晚上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种滋味就别提有多难受了。
我不是没想过再找一个伴,但一想到平时邻里聚在一起闲聊,听到有些熟人那些晚年“搭伙”的闹心事,我心里就犯怵。
直到去年过年完,老邻居卫英跟我说:“桂芬啊,隔壁小区老李单身好几年了,人老实,你俩性格挺搭,要不你和他搭个伙,互相有个照应也挺好。桂芬,人家可是看上你了,私下托我来说媒呢,你好好考虑考虑,给我答复哈。”
我对老李其实也不陌生,我们虽然不住一个小区,但是经常会在公园跳广场舞的时候碰到,平时看到会打招呼也算熟人。要说老李,他今年63岁,老伴是前几年得了癌症走的,有个女儿,嫁在外地,也很少回来。老李这个人比较健谈,身板挺硬朗,没啥大病,听说还做得一手好饭,一个生活还挺井井有条。
那天我在家仔细想了想,想到年纪一天比一天大,到时候总归会有小毛小病,要是能有个人时时刻刻陪在身边肯定会好很多,不说别的万一谁发生点突发情况,也能互相有个照应。再加上我真挺孤独的,不愿再每晚面对冰冷的床沿。就这样出于多方面原因考虑,我决定试着先和老李处处,反正我对他也不讨厌。
后来一来二去,他来我家吃了几次饭,也带我去他家看了几次电影,期间我们还一起去旅游了两次。就这样,谈不上谁主动,我们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半年不到,我们就决定搭伙了。
在正式确立关系后,我并没搬去他家,他也没住我这,彼此还是各过各的,只是说好了一起买菜做饭,周末一起出去转转,有事互相照应。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并不准备领证,他和我都有各自的顾虑,也正是因为没领证名不正言不顺的怕被人说闲话,我们才没有住在一起。
开始搭伙的时候,我还挺高兴,觉得人老了也能有个伴,挺知足的。事实上也确实挺好,老李人勤快,每次吃完饭主动刷碗,还会帮着修灯泡、通下水道。我们一起买菜,他骑电动车载我,有时候还会带我去下馆子,说是“换换口味”。
我那会儿心里想着:这日子要是就这么过下去,倒也不错。
可没想到,半年之后,问题一个接一个冒了出来。
那天他感冒了,我想着人年纪大了,一感冒就容易拖成肺炎,就烧了姜汤送去他家。门一开,我一愣,屋里一股烟味,茶几上七八个啤酒瓶,沙发上坐着老李和两个中年男人,叼着烟在打牌。
我还没来得及说话,老李冲我说道:“哎呀,桂芬你来了啊,我朋友在这玩两把,你要是没啥事先回去吧,晚点我再来找你。”
我勉强笑了笑,把姜汤放下就走了。回家路上心里堵得慌,我不知道搭伙是搭了个啥,家里跟麻将馆似的,这要是以后我真生病了,他能照应得了吗?能指望得上吗?
过了两天,他倒是来我这边赔不是,说是多年没见的老朋友,他们喝了点酒,就说要打牌。老李面子上过不去,就只能答应,希望我能理解。
我没有说啥,但从那以后,我就留了个心眼儿。而且我发现老李这个人其实很抠门,很喜欢占一些小便宜。买菜的时候他总挑最便宜的,猪肉一定要买特价的,不新鲜也不退。他还非得算得清清楚楚,你今天多吃了一个鸡蛋,明天你就得给我补回来。
有一回我们去菜市场,他看上一个促销鸡蛋,说是便宜一块多钱一斤,可是要排队。他让我先回家,他去排。我说行,那你顺便把那边的青菜也买了,省得我再跑一趟。
结果呢?他回来就拎着一袋鸡蛋,菜没买。我就问他:“不是和你说让你买青菜的么?”
老李来了句:“你又没说非得我买,青菜你爱吃你自己买呗,我忘记了,多大点事啊。”
我那时候心里就有点不爽,但也忍了。而真正压倒我的,是今年春节那一档子事。
过年期间,我儿子回来看我,带着儿媳和小孙子,一家三口在我这住了三天。我提前一周就准备食材,年夜饭忙了一整天才弄好。
吃饭那天,我想着也不合适把老李头一个人晾着,就叫他过来一起吃饭。
谁知道,他刚一进门,看到我家人,就板着脸,说了句:“这么多人啊,坐不下了,我还是回去吃吧。”
然后他饭也没吃,就走了。我当时气得脸都青了,我的好心被当成驴肝肺,而且老李还让我在儿子面前没有面子,我甚至听到儿媳悄悄问我儿子:“这是谁啊?对你妈态度这么差,你妈能受得了?”我儿子没说什么,只让她不该问的不要问。
饭后我越想越气,就给老李打电话,没想到他直接说:“我最烦人情世故,我只是和你搭伙,不是和你一家人搭伙。你让我跟你儿子儿媳他们一起吃饭,我会尴尬得要命,就像屁股上有根针,一点坐不住,我不想过多参与到你原生家庭中去。”
我当时就觉得老李这个人好没道理,于是我就回怼道:“你不是说咱们搭伙是为了互相照应的吗?连一顿年夜饭都不能一起吃,那咱们还照应个啥?是你拿不出手,还是我儿子儿媳是什么可怕的人吗?又不要让你出钱。”
他不吭声了,过了好一会儿,回了一句:“反正我也没说非得跟你过,本来我们就没领证,我反正只对你一个人负责,我还是那句话,我不想和你子女有往来,没这个必要。”
那一晚,我一夜没睡,反反复复想这事。搭伙这一年,他也没对我不好,可你要说他真把我当回事儿,我还真不敢信。他对人客气,对我斤斤计较,他做事麻利,却不愿付出情感。或许我们根本不是一条心。
这年过得闷闷的,年后我提了分手。他一脸懵,对我说道:“怎么突然就有散伙了呢?”我回到:“心累了,就这样吧。”老李沉默了会,最后来了句:“那随便你吧,你想清楚就行。”就这样,我们散伙了,又恢复成了普通朋友,碰了面点个头,也就没了下文。
到现在这事过去快两个月了,我也彻底想明白了。搭伙,说到底还是要讲“心”的。不是光住在一块儿、吃在一块儿就能叫伴侣。人老了更不能将就,一旦对方不把你放在心上,你再委屈也没人心疼。
我现在一个人住,自己种点菜,累了就歇歇,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没人逼我吃特价菜,也没人催我早点起床,我又恢复了那个自由自在的自己。
有时候邻居卫英还问我:“你不怕孤单吗?要不要再找个人搭伙过日子了,我帮你留意留意。”
我回复她:“不用了,一个人确实有点孤单,可是搭错了人,比孤单还难受。”所以啊,我奉劝像我这样的女人,晚年搭伙,一定得慎之又慎。搭伙不是搭车,不是上错了还能下。搭错了人,你要搭进去的,是后半生的安宁。别以为老了就得凑合,咱们的晚年,不是用来迁就的,是用来好好过的。那么大家觉得我说得对吗?欢迎留意评论,发表意见,谢谢了。
口述:李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