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舞蹈芭蕾

富硒田园天鹅舞,大兴绘就生态农业水墨丹青

四月的黑土地,春水初融,一群来自远方的“白精灵”,在大兴农场富硒水稻种植示范区上演春日“圆舞曲”。只见百余只白天鹅舒展着雪缎般的羽翼,时而优雅滑翔掠过泛着银光的泡田水面,时而将修长脖颈探入丰沃的黑土,在刚完成搅浆作业的田间绘就一幅流动的水墨丹青。

蓝天、碧水、白天鹅、黑土地……远处一辆辆机车在水田池中搅浆作业,还有三两个劳作的种植户点缀在水田间。“白+黑”的鲜明对比,恬静与热闹的相互交融,吸引摄影爱好者纷纷架起长焦镜头、举起手机、升起航拍机,记录下天鹅群嬉戏玩耍、振翅齐飞的美好画面。

“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只有良好的水质、丰富的食物、优美且安全的环境,才能吸引它们驻足停留。”据当地湿地管理站负责人介绍,“天鹅群已连续10年选择在此停歇,数量逐年增多,印证着大兴黑土地生态系统的持续优化。”

这份“天鹅信任状”背后,是大兴农场二十年如一日的生态坚守。通过严格落实田长制,积极实施农业“三减”,大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有机肥替代”技术,农场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提高,黑土层厚度达18至25厘米。“我们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这片弥足珍贵的黑土地。”农场农业发展部总经理杨成林指着田间生物监测设备说:“我们构建了‘土壤养分监测+虫情测报+气象监测’系统,有效保证了黑土耕地和粮食安全。”如今,农场的田间不仅常见白鹭、苍鹭等“水质检测员”,就连对环境极其敏感的白天鹅也成为“常客”。

天鹅栖息的沃土之下,还蕴藏着独特的自然馈赠。2017年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检测,大兴农场富硒耕地面积约5.8万亩,位于世界稀有的天然富硒土壤带,高于我国富硒土地标准值。依托这一优势,农场建设了建三江高端优质米专属种植基地和富硒水稻种植基地,大力发展定制农业,让大兴富硒米走向了全国千家万户的餐桌。“连天鹅都选择在大兴生活,吃大兴的米,我绝对放心安心,今后我只吃大兴富硒米!”来自北京的回头客关艳霞坚定地说。

随着“黑土地保护+富硒产业+生态旅游”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深化,这个农场走出了一条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新路径。这片被自然眷顾的富硒黑土地,正在书写着属于新时代“天鹅湖”的故事。

文图:李双双

文字编辑:赵阳

审核:张永刚

平面编辑:赵阳

统筹:张永刚

监制:刘晓雨

《北大荒日报》

标签: 水墨 天鹅舞 丹青 生态农业 田园天鹅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