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最怕的不是身体病痛,而是心累。
有些儿女,嘴上说为你好,心里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尤其在钱、房子、感情这些事上,一旦你让步了一次,他们就觉得理所当然了。
这类“要东西”的事啊,一旦答应了,反而容易伤情分。今天咱们就说说, 儿女找你要这3样东西,要拒绝,给了,会变成仇人 。
有的父母一辈子辛苦攒下点积蓄,想着留给孩子,可孩子还没等你老去,就急着来“预支未来”了。
“爸,我想换个车,借点钱吧。”“妈,我做生意差点启动资金。”听着都挺有道理,可你真掏了,后果呢?
钱一进了他们口袋,很少有人记得还,反而觉得你理应帮。你不借,他们还觉得你小气;你一借,他们就当成理所应当。
《增广贤文》里说:“救急不救穷,救穷穷到底。”孩子有急事,父母出手可以;可若是他们好吃懒做、贪图享受,你的钱再多,也填不满他们的“无底洞”。
你有没有想过:你辛苦一辈子的钱,是帮他们成事,还是养他们坏习惯?
别怕说“不”,不给,不是不爱,而是教他们独立。
年轻人忙,工作累,想让父母帮带孩子、做家务,这没错。可有的儿女,把父母当成“免费保姆”,不管你身体好不好,直接安排你全天候待命。
你说个不字,他们就说你不讲亲情;你答应了,他们就忘了你也是个需要休息的老人。
带孙子不是义务,是情分。你帮,是情意;你不帮,天经地义。《论语》说:“父母在,不远游。”可现在倒好,父母在,还得陪着他们“远游打拼”。
你有没有发现:你不是不想帮,而是帮得太多,反而被当成“应该”。
你的人生不能只剩“为别人活”,适当抽出时间,去跳跳广场舞,也是一种自我尊重。
最难的,是当孩子吵架了、夫妻闹矛盾了,来找你评理,甚至拉你站队。尤其是当你媳妇、女婿和你儿女起了冲突,他们希望你“护自己人”,可你一开口,怎么说都是错。
你偏心了,另一半不服气;你中立了,他们说你不疼他。到头来,一家人原本该是避风港,结果谁也没落个好。
正如《菜根谭》说:“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但有的事,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而是被当成软柿子。
你有没有想过:你插手了感情矛盾,真的能帮他们解决问题吗?还是只是在火上添油?
家庭矛盾里,最该保持清醒的人,是你。别急着站队,多做个“镜子”,让他们自己看到问题才是最有用的。
有时候啊,不是你不爱,而是你太爱了,才越帮越乱。
你越退让,他们越无底线;你越心软,他们越理直气壮。
所以啊,有些时候,不是你变冷漠了,而是你终于明白: 爱孩子,不等于什么都答应。
写在最后 :
年轻时候,我们靠力气挣钱;年老了,更要靠智慧守心。
你越是一味满足,亲情就越容易变味;你懂得适可而止,反而能守住分寸。
人这一生,不求儿女感恩戴德,但求相处不累、心里不堵。
愿你晚年有底气说“不”,有心情说“我想歇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