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舞蹈芭蕾

一老一小两把二胡引来一片粉丝 杭州这个社区将文艺舞台“搬”到居民家中

徐考成和杨家成合奏。 记者 黄慧仙 摄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哟……”

4月17日上午,在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滨文社区,伴随着一阵悠扬的二胡声,一曲《敖包相会》吸引了不少居民围观。

二胡的演奏者是84岁的小区居民徐考成和19岁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大一学生杨家成。演唱者则是徐考成的妻子邢碎英和几位邻居。当天,徐考成夫妇的小儿子徐先生也特意请假来到现场,凭借一杆笛子,为父亲的演奏增色不少。

类似这样的文艺聚会,在滨文社区时有发生。

徐考成和妻子是温州文成人,两人此前一直在文成当地从事教育工作。退休后便随儿子搬到了杭州长住。

“现在虽然没和两个儿子住在一起,但他们每周末会来和我们聚一聚,大儿子会唱歌,小儿子会吹笛子,老伴儿拉拉二胡,挺热闹。”邢碎英说,自己则喜欢唱唱越剧,由于在音乐上的爱好,她和老伴儿在社区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

徐考成的文艺爱好者朋友们。 记者 黄慧仙 摄

徐考成告诉记者,最近,在社区牵头下,又有不少年轻的志愿者来为他们的文艺聚会助力。

滨文社区是典型的教、住一体融合型高校社区,辖区内汇聚了3个小区和6所高校,小区内60岁以上的居民共有100多人。据滨文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丰富社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更好满足他们在艺术文化上的需求,滨文社区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深度合作,打造“一个人的舞台”文化品牌,组织艺校志愿者上门为因身体原因无法观看文艺演出的特殊人群表演,将舞台从广场搬到方寸之间的客厅。

“学了10年二胡了,还是第一次和像徐爷爷这样年纪的长辈‘切磋’技艺。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拉起二胡来非常有经验。”杨家成说。当天,除了《敖包相会》,一老一小两把二胡还共同演奏了《我的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经典曲目。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老师张婧琦告诉记者,学校有着丰富的艺术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师生们经常去养老院等地慰问演出,这次来到社区表演,看到老人们开心,他们心里也高兴。“很喜欢这个氛围,下次再带些别的乐器来表演,让社区的文艺聚会给更热闹更丰富。”

其实,在今年3月“一个人的舞台”项目启动之初,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志愿者就为社区的一位独居阿姨送来了艺术的温暖。一曲傣族独舞《小河弯弯》给老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滨文社区的工作人员表示,未来,社区计划继续开展“银青同乐”舞台表演活动,邀请社区内的老年人和年轻人共同参与,以舞蹈、音乐、戏曲等多种形式,展现不同年代的艺术风采和魅力。

“社区将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为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同时,我们还将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继续深化合作与交流,共同策划和组织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圆满成功。”该工作人员说。

志愿者在跳傣族舞。 受访者供图

标签: 杭州 舞台 文艺 二胡 杨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