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舞蹈芭蕾

沅水号子|增长26.1%!看怀化产业如何链上起“舞”

导读

4月17日上午,市委书记许忠建主持召开全市“5+10”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季度工作讲评会暨“十五五”产业规划座谈会。(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智伟 摄)

“经济晴雨表”折射发展新气象。

在4月17日召开的怀化市“5+10”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季度工作讲评会暨“十五五”产业规划座谈会上,一组飘红的数据格外醒目:

一季度,全市10条产业链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46.1亿元、同比增长26.1%,超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速9.4个百分点,彰显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活力。

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背后,是坚持不懈的奋力跋涉。怀化以26.1%的工业增速、159个新签约项目、136.18亿元金融活水,展现了大抓实体、大兴产业的拼劲、韧劲和干劲。

26.1%——产业规模稳步提升

4月15日,在怀化市国际陆港货运场,龙门吊起降不停,中老图定班列正在装载箱包、五金工具、竹木制品等出口货物。(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敏 摄)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从去年的“招商引资年”到今年的“项目建设年”,怀化始终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季度,“5+10”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先进制造业强势领跑,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7.8%;医药大健康业、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业茁壮成长,综合产值同比分别增长41.3%、8.3%;商贸物流业加速发展,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6%;文化旅游业欣欣向荣,接待游客预计同比增长12.97%。

从产业链层面看,7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与中医药产业链税收分别同比增长较快,电子元器件在先进制造业税收总额中占比较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产品附加值的显著提升。

其中,颇为亮眼的是新材料规模工业总产值、箱包皮具规模工业增速,位列各链之首。种业、机械装备产业投资增幅分别达 89.5%、53.2%,增长势头迅猛。

不只是量的合理增长,更体现在质的有效提升。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沅陵县“主特产业”规上企业总产值 100.7 亿元、同比增长 47%,处于领先地位。洪江区、怀化高新区、辰溪县先进制造业税收增幅分别为 458%、397%、383%,实现数倍增长。9个县市区(含市级园区)产业投资超过10亿元。

可以看出,这是产业链布局与县域资源禀赋的深度契合的结果。怀化没有追求“大而全”的产业布局,而是鼓励各县市区聚焦2—3个主导产业,这种战略定力避免了同质化竞争。

159个——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在鹤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陕建怀化新能源装备制造集群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风电主机装配车间完成钢梁吊装扫尾工作。(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敏 摄)

重点产业项目的集聚发展,不仅有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条,还能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一季度我市新签约产业项目159个,占比95.21%,总投资金额达432.35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6个,引进“三类500强”企业项目6个,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

产业链招商成效凸显。从产业分布看,新材料、中医药、新能源及其装备、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重点产业链新引进项目总投资均突破50亿元,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项目建设全面提速。省重点产业项目17个,一季度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24.8%;市重点产业项目278个,一季度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23.8%。

开工率保持高位。新签约产业项目中,箱包皮具、食品、中医药、商贸物流等产业新引进项目开工率均超过60%。

特别是新材料、中医药、新能源及其装备、文化旅游、商贸物流新引进项目的总投资均突破 50 亿元,表明龙头企业带动下的产业集聚正在加速形成。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通道、溆浦、麻阳等新引进项目开工率更超80%,也显示产业的磁吸效应。

136.18亿元——金融支持不断增强

4月15日,在天问岛(屈原文化公园)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抢抓好天气,紧锣密鼓推进场地平整项目作业。(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敏 摄)

融资难、融资贵,曾是困扰怀化中小企业的“老大难。今年,怀化推行“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由银行对口服务产业链,提供定制化金融方案。截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已为十大产业链489家规上企业授信136.18亿元,贷款余额80.17亿元。

企业有需求,干部来跑腿。怀化常态化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100余名市领导、955名联企干部与1212家重点企业结对,问题办结率超90%,这种“保姆式”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

科创赋能,产业升级。在靖州,湖南省首个茯苓及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成投用,为中药材品牌提供技术支撑。与此同时,箱包、中药材产业实验室加速建设,湖南省现代中药制药过程技术创新中心即将挂牌,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大湘西区域中心实现实体化运营,标志着怀化初步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发-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前不久,怀化“硬核”科技政策的出台,最高支持200万元的奖励,也为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强化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提供了吸引力。

“诸葛会”——链长及责任领导、链主、首席专家共聚智

产业发展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链上共赢”。

与普通讲评会不同的是,当天会议现场不仅坐着产业链长和责任领导,更汇集了链主企业代表和首席专家工作室负责人,形成了“政企学”三方同台论道的格局。这样的高端配置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发展密码?

链长坐镇: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

怀化的产业链发展,离不开“链长制”的精准发力。

去年3月,怀化出台《怀化市“链长(责任领导)到一线”大抓落实活动实施方案》,要求链长每周至少深入一线一次,开展专题调研、推进重大项目、落实助企举措。

这也让链长们不再“坐镇后方”,而是直接冲到项目现场、企业车间,这样的“一线工作法”,让政策更接地气,也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一季度,10条重点产业链规模工业总产值指数上扬,这样的成绩,与链长们“既挂帅又出征”的工作方式密不可分。

链主登台:企业不再当“配角”,而是产业“领头雁”。

这次讲评会,链主企业成了“主角”。比如,三一环境产业、湖南超威新材料、湖南辰州矿业、奇力新电子等企业负责人直接参与讨论,对政策制定提出建议。

这种变化背后,是怀化对链主企业的重视。只有让链主企业参与决策,才能真正摸准产业痛点,避免政策“空中楼阁”。

一季度,全市新签约产业项目159个,其中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6个,“三类500强”企业项目6个。这些龙头企业不仅带动了上下游配套企业聚集,还推动了技术升级。比如,电子元器件产业税收占比达35.7%,成为先进制造业的“顶梁柱”。

首席专家献策: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开出创新“良方”。

这场别开生面的产业“诸葛会”上,各产业链“首席专家”的建言献策尤为亮眼。他们立足专业视角,聚焦怀化“十五五”产业规划,从技术突破、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维度建言献策,为产业链发展提供“最强大脑”支撑。

比如,我市总链办“首席专家”工作室刘梦麒认为,要采取“先做减法、再做乘法”策略,实现“跨界融合、链群共生”路径,形成重点突出产业链群新生态。

中医药产业链“首席专家”工作室伍贤进建议,要加强以苗、侗为民族特色医药的研发应用。

商贸物流产业“首席专家”工作室舒晓惠则认为,要重视产业融合深度不足、数字化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

多方合力,才能让产业链真正“活起来”“强起来”。正如一位参会企业代表所说:“现在不是政府让我们干,而是我们一起商量怎么干得更好。”

一季度只是发令枪,未来三季度的赛道,怀化将以链式思维聚能、科创引擎加速、服务温度护航,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怀化速度”。

标签: 怀化 链长 沅水 田敏 工业总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