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风摇翠柳梳青发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上联出自平台账号“胡掌柜家二小姐”邀对,谨以致谢。
“风摇翠柳梳青发”描绘了微风轻拂翠柳,恰似梳子温柔地梳理着柳树的青枝绿叶,营造出一种灵动且清幽的春日意境。“风”带来了生机与灵动之感。“翠柳”描绘出柳树翠绿的颜色。“梳青发”则是将细长的柳枝条比作美女的秀发。这是一种极为精妙的拟人化手法,仿佛柳树是一位婷婷玉立的美女,风如同梳子轻柔地梳理着她的发丝。整个上联营造出一种春日微风轻拂柳树的清幽、柔美的意境。
翠柳像是一位娴静的美女站在柳岸上。风却如同一位拿着梳子的温柔使者,轻柔细致地梳理着翠柳如青丝般的枝条。翠柳的枝条随风轻摆,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好像是佳人在低吟浅笑。风与柳的互动是大自然最和谐的乐章,充满了生机与诗情画意。
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巧妙地把春风比作剪刀,赋予春风以人的创造力。表达了二月春风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裁缝师,精心裁剪出了柳树纤细而又整齐的叶片。不仅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更展现了大自然神奇的创造力。
下联:燕剪红云舞彩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燕剪红云舞彩裳”描绘了燕子宛如灵动的裁缝,剪开绚丽的红云,在云彩的映照下,犹如穿着彩裳的舞者欢快飞舞,营造出绚丽而活泼的天空盛景。“燕”是春天的小精灵。“剪”字生动描述燕子飞行时尾翼似剪刀的形态;“红云”描绘出天空中布满红色的彩霞。“舞彩裳”则将燕子比作穿着彩色衣裳翩翩起舞的舞者,营造出一幅充满欢快与灵动的美感画面。
湛蓝的天空中,云霞似火,绚烂夺目。身姿矫健的燕子宛如天空中的精灵,它像一位技艺高超的裁缝,双翅轻挥,仿佛剪刀般剪开了一片片红云,在红云间欢快地穿梭、飞舞。燕子的羽毛在阳光映照下闪烁着光芒,恰似穿着五彩斑斓的彩裳,为天空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构成一幅灵动而又奇幻的美妙画卷。
出自北宋文学家宋祁的《余在北门时每立春必前索宫中春词十馀解今逢》:“楼角红阳上翠旗,钗头新燕一双飞。天将美景催行乐,剪尽春云作舞衣。”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欢乐场景,诗人借景表达出要珍惜美好时光,尽情享受春日之美,甚至想象着剪尽春云来制作舞衣,这种夸张的想象表达出诗人对春景的热爱达到了极致。
这副对联的意境特色鲜明,上联清幽柔美,下联欢快灵动,二者结合起来描绘出一幅春日生机勃勃的画卷。既有风与柳的轻柔互动,又有燕与云的欢快共舞,动静相宜,色彩丰富,充满了自然的美感和生命的活力。
从词性结构上看,“风”对“燕”,名词相对;“摇”对“剪”,动词相对;“翠柳”对“红云”,偏正结构的名词相对;“梳”对“舞”,动词相对;“青发”对“彩裳”,偏正结构的名词相对。词性对仗工整,结构严谨。
平仄格式上,上联的
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完全符合七字对联的平仄要求。在韵律节奏方面,上联的节奏可以划分为“风摇/翠柳/梳/青发”;下联为“燕剪/红云/舞/彩裳”,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这种平仄和节奏的配合,使对联在音韵上和谐优美,增添了对联的艺术魅力。
恭请师友妙笔赐联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