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舞蹈芭蕾

中国科研成果闪耀国际舞台,纪立农教授团队8项创新成果亮相2025IDF世界糖尿病大会 | 2025IDF

2025年4月7日至10日,全球糖尿病领域的顶级盛会——2025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世界糖尿病大会在泰国曼谷盛大举行。本届大会以“Shape the future of diabetes(塑造糖尿病的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医疗专家、政策制定者以及糖尿病患者代表,共同探讨糖尿病防治的前沿进展与未来方向。医脉通特派记者全程深入大会现场,带来最新报道。

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国际学术盛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研究团队凭借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成为大会的焦点。这些成果不仅展现了团队在糖尿病研究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前沿探索,更以独到的视角和突破性的思路,为与会者提供了全新的研究启发。团队的精彩展示引发了广泛讨论,成为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亮点,为全球糖尿病防治注入了新的动力。

纪立农教授接受医脉通专访

(2025IDF大会现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团队

(从左到右依次为:吕芳医生、杨文嘉医生、蔡晓凌医生、张瑞医生、林矗医生)

PART.0

糖尿病与肥胖

1.中国肥胖及超重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后体重波动轨迹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究

第一作者:林矗 汪靖暄

通讯作者:蔡晓凌 纪立农

研究简介:本研究旨在描绘中国肥胖及超重患者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治疗后体重波动轨迹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本研究采集2022年11月至2024年10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肥胖与减重门诊就诊并起始GLP-1RA治疗的681名肥胖及超重患者的门诊随访记录,分别描绘体重波动曲线,并通过组间比较、多元logistic回归及限制性立方样图探究其体重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更长的GLP-1RA用药时长、使用司美格鲁肽、不合并糖尿病、更高的体脂率可能与更好的减重效果相关。基础代谢率、骨骼肌质量、腹部及四肢肌肉质量、血肌酐水平与减重成功率呈非线性相关。

2.全球1型糖尿病的肥胖与超重患病率

第一作者:郭雨辰 林矗

通讯作者:蔡晓凌 纪立农

林矗医生2025IDF大会现场发言

研究简介:本研究旨在评估全球范围内1型糖尿病患者的肥胖与超重患病率。

研究人员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收集从建库至2024年3月会报道了1型糖尿病患者肥胖或超重患病率的横断面或队列研究,通过荟萃分析的方法整合相同年份的患病率,描绘1型糖尿病肥胖与超重患病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最终研究团队纳入了79项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全球1型糖尿病患者的肥胖与超重患病率逐年增加,这一趋势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地区亚组之间保持一致

PART.0

iCaReMe系列研究

3.基于iCaReMe China研究对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征分析

第一作者:杨文嘉

通讯作者:蔡晓凌 纪立农

杨文嘉医生2025IDF大会现场发言

研究简介:本研究基于中国大型、前瞻性、观察性登记研究—iCaReMe China,其受试者来自全国60家中心,共纳入9000例2型糖尿病(T2D)成年患者。

本研究全面揭示了中国T2D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模式及医疗资源利用情况,提示中国T2D患者血糖、血压、血脂控制率均不足30%,综合达标率仅为9.6%

4.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

第一作者:蔡晓凌

通讯作者:纪立农

研究简介:本研究利用iCaReMe队列数据评估2型糖尿病(T2D)合并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患者的临床特征。本研究将将9000名T2D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临床CKM组,即已确诊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心房颤动或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另一组为CKM风险组尚未发展为临床CKM的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临床CKM组年龄更大、糖尿病病程更长、收缩压较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水平较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较高,临床CKM组患者T2D合并症与并发症显著高于CKM风险组。本研究强调了早期诊断和综合CKM管理的必要性。

5.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体重指数类别的临床特征

第一作者:严靖雅

通讯作者:蔡晓凌 纪立农

研究简介:本研究利用iCaReMe队列数据评估中国2型糖尿病(T2D)患者不同体重指数(BMI)类别的临床特征。

本研究将9000名T2D患者按BMI分为四组:体重过轻(BMI

研究结果显示肥胖患者具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和代谢风险;体重过轻患者大血管并发症比例更高。本研究强调了针对不同BMI类别的T2D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必要性。

6.中国早发与晚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对比

第一作者:乌寒

通讯作者:蔡晓凌 纪立农

研究简介:本研究利用iCaReMe队列数据比较中国2型糖尿病(T2D)患者中早发糖尿病与晚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本研究将9000名T2D患者按发病年龄分为早发糖尿病组和晚发糖尿病组。

研究结果显示早发糖尿病(<40岁)患者比例为28.0%。与晚发糖尿病患者相比,早发糖尿病患者男性占比更低、BMI更大、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高、血压和血脂达标率更低。

PART.0

糖尿病与骨代谢

7.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腰椎体积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第一作者:吕芳

通讯作者:蔡晓凌 李玉凤 纪立农

研究简介:本研究选取平谷代谢性疾病研究中50岁以上男性966例,绝经后女性1001例。采用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测量2 ~ 4腰椎小梁体积骨密度、总脂肪组织、内脏脂肪组织、皮下脂肪组织和腰椎骨骼肌面积。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段线性回归模型和平滑曲线拟合确定体重指数、体成分和体积骨密度在不同体重指数和血糖状态下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提示:肥胖和超重的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的小梁体积骨密度高于非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小梁体积骨密度随体重指数的升高有不同的趋势模式。

8.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对2型糖尿病小鼠骨代谢的影响

第一作者:吕芳

通讯作者:蔡晓凌 纪立农

研究简介:2型糖尿病本身和体重减轻均可以损害骨骼健康。以肠促胰素为基础的治疗(包括GLP-1受体激动剂和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等)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但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GLP-1受体激动剂和以替尔泊肽为代表的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小鼠骨代谢的潜在影响尚不清楚。

本研究采用链脲佐菌素联合高脂喂养法构建雌性C57BL/6J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给予小鼠生理盐水(1次,每日1次)、司美格鲁肽(40μg/kg/d, 1次,每3天1次)或替尔泊肽(10 nmol/kg, 1次,每日1次)处理共4周,并评估其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治疗4周对糖尿病小鼠骨量的影响是中性的,各组间骨微结构参数类似。为了更好地了解以肠促胰素为基础的治疗对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的影响,需要在大型临床试验中进一步评估。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标签: 糖尿病 教授 科研 纪立农 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