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漯河市舞阳县章化镇,一座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花生田园综合体正拔地而起,从一颗小小的花生出发,政协委员聚焦花生产业发展,精准建言献策,为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花生是舞阳县小麦玉米之后的第三大种植作物、第一大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但过去产业生产经营模式传统、效益低。提出建设花生田园综合体,就是要通过延伸产业链,让‘小花生’变成‘金豆豆’。”政协委员在去年的提案中建议,以章化镇为核心,加快推进建设章化镇花生田园综合体项目,协调项目资金,加强种植技术指导,打造特色品牌以及完善产业链。
这一提案迅速得到县政协及相关部门重视,政府加大对花生种植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投入专项资金、提供种植补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栽培管理技术、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政策,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提升产品附加值。
如今,章化镇建立花生产业办公室、花生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花生食品加工厂等,花生田园综合体项目也在有序推进,发展势头良好。刘庄村胖胖籽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花生、坚果在我们自己的生产车间加工后,由工人分拣、打包成印有胖胖仔商标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外地,走以延伸链条、塑造品牌为主的产业发展新路径。”胖胖籽500万箱休闲食品项目的成功,成了该县花生产业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延伸的典型案例,为花生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委员提案与党委政府工作同频共振,让花生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核’支撑。”今年舞阳县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再次聚焦花生产业发展,结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提交关于推动全县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提案提出要着重解决生产环节的实际困难,创新花生产业现代化经营模式,推动产业链纵向创新发展和产业横向融合发展,并建议加强舞阳花生品牌化建设,多元化宣传推介。
花生产业的兴旺证明,只要找准路子,小作物也能做成大产业。下一步,舞阳县政协将继续以提案为抓手,紧扣产业提质增效、群众增收致富,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推动更多“金点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胡宗哲 胡亚捷 陶怡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