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舞台为讲台,以情景演绎为教学内容,看到情绪激昂处,学生们纷纷从座位上走出来,融入剧里群众的洪流中呼号呐喊……这是包头师范学院思政课堂上的一幕场景。
记者4月9日在采访中了解到,日前,在思政课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包头师范学院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结合“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历史场景,通过情景剧的形式,生动再现了民族危难之际,爱国青年可歌可泣的故事。
“准备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有挑战、有思考,但更多的是有感悟、有触动。”“这堂不一样的思政课,告诉我们要传承先辈精神,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参演的学生们感慨地说道。
近年来,包头师范学院始终以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大学生思政课党史情景剧”为载体,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搭建展演舞台,深化实践育人,融情于景,寓教于剧,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艺术展演融为一体,激发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热情。
与此同时,包头师范学院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打破专业壁垒,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音乐学院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民族团结故事融入舞蹈专业课教学,打造出《我的母亲在草原》等精品剧目并搬上舞台,弘扬民族团结精神,挖掘时代价值,多措并举提升师生美育素养;美术学院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创新社会实践模式为依托,创建了社会实践品牌“行走的美育思政课”;大学生话剧团每年围绕不同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话剧大赛,用鲜活的艺术呈现展现历史与时代的脉搏,为思政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命力。
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等在组织校园各项文化活动中,通过多年实践,形成了以党史情景剧、舞蹈、美术作品、话剧等各种艺术形式叠加融合的舞台上的“大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
“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只有用心用情,才能入脑入心。”包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韩伟新说,实践展演主要运用沉浸式教学方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的创新形式,重在学生参与,更多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体验,侧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精神洗礼。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王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