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星凝辉系列之八
每一节课都是一种新的思路的火花碰撞,而这节高顿论坛会大家又收获了不少。
首先,根据高端论坛的方式和你之前有过的各种上课形式有什么独特之处这个问题,张思彤这样说:高端论坛相比传统课堂、小组讨论或辩论赛,高端论坛更注重深度交流、多元视角碰撞和开放式探索。通过相互提问的模式,引发更深入的思考,台下观众的随机提问,也更能锻炼我们临场发挥的能力。它的独特之处也在于非对抗性讨论 :不像辩论赛那样强调对立,而是以合作探讨问题为核心,更注重共识构建。自由互动性强:形式灵活,参与者可以随时提问、补充或挑战观点,能够激发更深入的思考。
王阳义这样认为:在交流方式上,高端论坛的互动性很强。它有多种交流环节,像问答环节、小组讨论环节等,上课形式一般以知识传授为主,有固定的教学大纲和流程,高端论坛更注重思想碰撞和实际案例分享。高端论坛相比我以前的上课方式更加锻炼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在课上能够积极的思考问题开发大脑,让我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课堂上,使得我们也能当回专家。
代晓娜觉得以往上课,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模式比较单一,知识基本来自教材和老师的既定教案,互动也大多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课堂氛围比较拘谨。高端论坛则充满活力与开放性。它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由充分准备材料的不同专业同学组成的专家团队,分享的内容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紧密结合当下实际与未来趋势。而且交流互动频繁,参会者能随时就感兴趣的话题提问、发表见解,形成多向的思想交流,这种活跃自由的氛围是传统课堂难以比拟的。
蒋璐瑶也觉得高端论坛与以往上课形式相比,有着诸多独特之处。传统课堂以老师讲授知识为主,按部就班地传授既定课程内容,学生处于相对被动接受的状态。而高端论坛汇聚了各领域专家、学者,他们带来最前沿的观点和多元的视角,探讨的是当下极具现实意义和前瞻性的话题,互动性和开放性远超传统课堂。
由此可见,高端论坛的形式让学生们突破了传统教育仅有的风格,更好的参与了课堂。同时,又是一个锻炼提升自己的好机会,大家都收获了不少。
在这节以高端论坛模式的课上,张思彤学到了很多,接触到跨领域、跨学科的观点,弥补个人认知盲区。 通过聆听高手分析问题的逻辑与回答问题时的语,提升自己的思考深度。 同时,也与不熟悉的同学成为队友,与优秀同行建立连接,从他们的思考模式中学会很多。
王阳义说参与这次大学高端论坛,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方位的成长蜕变。起初,面对满场的专家学者和优秀同龄人,发言时我难免紧张。但在自由讨论环节,大家积极踊跃、各抒己见的氛围感染了我,我开始鼓起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到后来能够条理清晰地阐述观点,口语能力有了显著进步,口才愈发流利,语言表达也更精准、自信。更棒的是,在论坛中,我有幸结识了众多优秀的伙伴。与学术大咖交流时,他们对专业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信手拈来的旁征博引,让我深刻领略到知识的魅力与深度;和同龄人沟通时,他们身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冲劲,以及独特新颖的思考方式,都让我深受触动。这些宝贵的品质不断激励着我成长,成为我前行道路上的灯塔。
参加高端论坛,代晓娜认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都实现了飞跃。知识层面,在根据材料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我的知识储备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和丰富。思维上,与众多不同专业的同学交流,让我学会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他们独特的思考方法和研究思路,启发我在学习和生活中摆脱定式思维,尝试用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为我的个人成长提供了强大助力。
蒋璐瑶在高端论坛上,我收获颇丰。知识层面,接触到大量课本外的深度见解和行业最新动态,拓宽了知识边界。例如本次社会主义文化讨论中,同学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分析,让我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有了新的理解。社交方面,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以及老师,这些人脉资源为我打开了更多学习和交流的窗口。思维方式上,被同学们独特的分析思路和逻辑框架所启发,学会从多维度思考问题。
在高端论坛上每个人在不同的方面都有所提升。
他们说:在这节课中,作为参与者,我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首先就是即兴表达与临场发挥能力,需快速组织语言回应复杂问题。 然后就是对对手的深度倾听能力,理解他人观点背后的逻辑,而非简单反驳。并且,通过这节课的深度探讨,在讲台上发言时,我也已经可以轻松自如的面对,并且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与以后应该如何做的方向。
高端论坛对我的思维拓展和表达能力有显著提升。它锻炼我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复杂信息,并快速提炼核心观点,形成自己的判断,培养了敏锐的思维能力。在参与讨论环节,锻炼了我的口头表达能力,让我学会清晰、有条理地阐述观点,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思想碰撞。
在辩论赛、攻守擂、高端论坛这几种上课形式中,我更喜欢高端论坛。辩论赛和攻守擂更注重竞技性,围绕特定辩题展开激烈对抗。而高端论坛氛围更加轻松自由,重点在于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能获取更广泛的信息,没有过多的胜负压力,更符合我对知识探索的追求。
高端论坛全方位提升了我的能力,其中信息整合和公开表达能力的进步尤为显著。面对不同组同学课上密集且多元的观点和信息,我必须快速筛选、分析并整合,提炼出关键内容,这极大提高了我的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参与讨论和提问的过程中,需要清晰、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从最初的紧张生涩到逐渐自信流畅,公开表达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社交都有很大帮助。
相比其他课堂模式,张思彤更倾向高端论坛,因为辩论赛和攻守擂规则限制较强,容易陷入“为赢而辩”的框架; 论坛更偏向于讨论与深入思考,强调合作解决问题,而非胜负。并且高端论坛模式,在底下的同学对台上同学提出问题,能够让台下的同学更好的思考与融入课堂,而辩论赛则是台上同学的课堂。
代晓娜也认为在辩论赛、攻守擂和高端论坛中,高端论坛也更加好一些。辩论赛和攻守擂以竞争对抗为主,虽能锻炼快速反应和辩驳能力,但双方容易陷入为赢而辩的局限,观点可能不够全面客观。高端论坛则聚焦知识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大家怀着求知和探索的心态,真诚分享见解。在这里,能汲取丰富的知识养分,拓宽认知边界,这种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更契合我的学习需求,让我收获更多。
与此同时高端论坛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一是主题深度和广度的平衡欠佳,部分主题浅尝辄止,未能深入挖掘;而有些又过于专业,普通参会者理解困难。后续策划时,应充分考量受众知识水平,合理设置主题层次和讲解深度。二是缺乏有效的后续跟进机制,论坛结束后,很多有价值的讨论没有进一步整理和传播。可以搭建线上交流平台,整理论坛资料并分享,促进知识的持续交流和应用。在这堂高端论坛研讨会的课上,整体效果很好,主持人的控场能力很强,台下观众也积极参加配合,课堂效果很好,就是在每组发言时,我认为应该给台下及台上的同学讨论时间,台上研讨节奏有点快,如果给一些讨论时间,能够让同学们有更加深入的思考。时间安排有时不够合理,导致部分议题讨论仓促,无法深入挖掘。另外,在互动环节,由于人数众多,不能充分保证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未来可以优化时间管理,合理分配每个议题的讨论时长;更加充分利用分组讨论结合全体交流的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到讨论中来,提升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撰稿人:网安24-1张思彤,李旭,蒋璐瑶,网安24-2王阳义,英语24-1代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