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候任总理默茨在上任之前就面临着被迫再次就外交政策转向的前景。在特朗普政府全面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对从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 20% 的关税之后,默茨过去对美国的信心受到威胁,而贸易战引发的混乱使得经济迅速复苏变得更加遥不可及。
随着默茨领导的基民盟保守派集团与中左翼社民党之间的联盟谈判因税收政策和移民问题上的争执而陷入僵局,贸易问题被迫提上日程。彭博社报导指,默茨的替代选项是重新考虑他长期以来反对与中国建立更紧密关系的立场,或者为依赖出口的德国经济开发其他市场。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的前路充满荆棘,这让默茨倍感压力。他已疏远了一些保守派选民,因为这位基民盟主席放弃了财政克制,提出了一个为国防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数千亿欧元债务融资的支出方案。自美国宣布实施“对等关税”以来,现年 69 岁的默茨一直保持沉默,但他未来的政府合作伙伴明确表示,继续依赖白宫的好感不是一个选项。
德国社民党外交政策发言人施密德对彭博社说:"特朗普发动了美国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战"。他呼吁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实现贸易关系多元化,并与加拿大、墨西哥以及亚洲伙伴进行协调。该计划本不应如此。
默茨曾多次明确表示,在他的领导下,德国将对北京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跨大西洋关系也将得到加强。但特朗普的关税闪电战破坏了默茨的重新定位计划,并提出了德国将向何处出售出口产品的问题。
即将离任的绿党籍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暗示默茨无法胜任这项任务,并呼吁下一届政府放弃"上世纪 90 年代的假设"。哈贝克周四在柏林说:"我们不能再依赖别人对我们好了。彻底接受现实是新政府必须遵循的新范式"。虽然看守总理朔尔茨很快批评特朗普的关税"从根本上是错误的",但默茨尚未发表任何公开评论。
当德国在与美国的贸易关系上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时,默茨发表了一篇关于已故前总理科尔的文章。基民盟发言人拒绝就默茨的对华政策发表评论,称他正专注于组阁谈判。过去,默茨对华盛顿的亲近和对北京的不信任是显而易见的。在 2 月 23 日德国大选前的一次演讲中,他警告德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存在"巨大风险"。
默茨当时对包括中国驻德大使邓洪波在内的听众说:"我衷心请求所有公司 … 限制你们所承担的风险,以避免因立即注销而危及自己的公司"。
默茨谈到,"如果你们冒这个险,你们必须预料到会出现重大动荡。我和许多中小型公司和大型公司都谈过这个问题 … 如果你们冒了这个风险,如果你们不得不从一年到下一年注销这些投资,那么在任何情况下,请不要向国家 … 寻求帮助"。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在场人士称,邓洪波显得恼怒,很快就离场了。中国驻德大使馆没有回应彭博社的置评请求。事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时,呼吁德方"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发展,坚持中德友好传统,正视中德合作互利共赢的本质,多做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利益的事情"。
几周后,默茨重申了他与华盛顿打交道的偏好,显然没有因为特朗普及其政府质疑跨大西洋联盟的言论而气馁。默茨在 1 月底德国汽车游说团体主办的一次会议上说:"最近几周和几个月,我更加坚信,美国市场,包括南美市场,绝对是我们的一个安全基地"。
在现任总理朔尔茨的领导下,德国试图与中国保持积极关系,呼吁去风险而不是脱钩。虽然去年与中国的贸易额确实低于美国,成为德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这更多是由于中国需求下降,而不是德国政府的政策所致。
一份文件反映了更强硬的立场,该文件是正在进行的关于德国未来外交政策的执政联盟会谈的基础,呼吁减少"单方面依赖"。
基民盟领导的保守派集团和社民党在彭博社看到的这份政策文件中写道:"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制度性对手,我们对伙伴关系要素和公平竞争的渴望越来越得不到对等,但我们仍在符合我们利益的地方寻求合作"。
德国联邦议院基民盟党团的另一份文件则强调了潜在的争端。该文件采取了更强硬的立场,建议对外投资进行审查,将生产和供应线迁往欧洲,并使贸易关系多样化。
彭博社报道指,在幕后,默茨将中国视为对德国安全的生存威胁,并决心控制两国关系。这预示着中德商业关系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去年中德进出口总额接近 2,460 亿欧元。根据德意志联邦银行的数据,包括大众汽车、巴斯夫和数百家小型制造商在内的德企在中国的累计投资也达到了 1,070 亿欧元。
默茨的对华立场源于他远离政坛的那段时间。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与会者称,默茨在最近的一次闭门晚宴上说,在十多年的企业律师生涯中,他对中国合作伙伴产生了信任危机。
据一位熟悉他想法的人士透露,默茨最初希望他对华的批评立场有助于与特朗普政府建立友好关系。默茨曾多次表示,对与特朗普达成政治协议持开放态度。
德国联邦议院基社盟党团主席多布林特是少数几个公开评论特朗普关税大棒的资深保守派人士之一。多布林特在柏林对记者说:"这将给全球贸易关系带来压力"。他补充说,"稳定增长"是德国的关键。多布林特说,"这样我们也能抵御美国的威胁。但现在这项任务变得更加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