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之间从朋友到恋人到夫妻,没有情爱是走不到一起的。
而情爱这东西,太浅太过又很不可控。
因为长期与中医打交道,又受父亲教导比较深,对待情爱,我修的是中正之道。
父亲一生除了中医,也研究易经,对待情感问题上,父亲曾经跟我讲过“阴阳鱼首尾相衔”的太极图。
那时候,我就发现中医看待情爱的终极智慧。
中医眼中,男女之情既非洪水猛兽,亦非人生至道,而是需要以中正之道调和的生命能量。
先生虽离世,但我们26年的婚姻,我基本是按中正之道去经营。
先生作为一个黎巴嫩裔德国人,他身上肩负养太太的宗教责任。
做她太太我名正言顺是不需要去工作的,反而在家当一个贤内助,在他眼里,才算本分。
但我有些行为举止又要符合他的要求,虽然他是基督教,但他父母却是穆斯林。
原生家庭的潜移默化不得不重视。
虽然他不让我戴头巾,可骨子里不让我穿短裤,不能穿暴露的衣服,不能跳肚皮舞。
我是长期打高尔夫的人,穿短裤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可这个没办法,如果我要坚持穿的话,我们会鸡犬不宁,这个小事,我认栽。
可不跳肚皮舞我的身材没保障,这可不行,不得不耍点小花样,告诉他,我要去学拉丁舞。
当然,最后还是被他识破,我只能在他面前坦白,因为我够坦诚,他默认同意了。
和他在一起,不能完全当自由女神,因为我尊重他。
但我要做的事情,也有办法随了自己的心愿,婚姻嘛,小事糊涂,大事清明。
刚结婚时,还不习惯不工作,在我的要求下,和他一起工作一段时间。
因从小移民德国,他身上那股德国人的严谨,让我这个被庄子逍遥游熏陶的女子,着实受不了。
很少发生争执的我们,为一些事情也开始争执起来。
我深知,争执多了,伤肝伤肺伤感情。
对于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人,如果要以中国心去要求他,那比要求太空人还难。
不同国家的文化摩擦就够难的,我何苦不精神内守呢。
想通了,浸淫中医多年 ,修心养生才是正道,老祖宗的三从四德拿点用用,也不是全没道理。
回家顺应自然,让他养着,无为而治。
不穿暴露衣服我可以不穿,改为舒舒服服的潇洒飘逸裙装,一样的舒服,一样的潇洒,不妨碍我爱自己。
领略到他工作的严谨,那我就退避三舍,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也做他喜欢的事情。
他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喝咖啡,自从喝了我给他做的咖啡后,我就成了他专职的咖啡主理师。
他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喝我做的咖啡,这是我让他心满意足下厨的诱饵。
而我的工作,就是负责在他身边狠狠夸赞他。
当贤内助可以,不一定要当黄脸婆。
家庭气氛绝对要和谐,每次吵架,不管谁的错,为了和谐,先认错总是我。
只为彼此不肝气郁结,无心无肺认个错无妨。
夫妻间,就要像调理阴阳般去经营。
任何男女之情,都不能伤魂动魄。
也因脑海里这个认知,我们26年的婚姻,还算是琴瑟和鸣。
既已把彼此的原生家庭和性格研究透,剩下的就是扬长避短,做彼此眼中的“乖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保持这份超然,自然不伤人伤己。
通晓中医精髓之人,都深谙"过则为灾"的医理。
五行相生里,也告诉了男女情欲的本质。
心火过旺,必不受肾水制约,会陷情爱痴缠,产生焚身般炽热情愫。
心肾一旦失衡,很难中正。
父亲经常说:"情执深重者的脉象,多现洪大而数,如野马脱缰。"
男女之情,特别是不正常的情爱,由于无法坦然,就会心存纠结,导致肝气郁结,酿成情感偏执。
继而陷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情感困局,在情爱选择上丧失清明。
人有无限价值可以创造,如果把情爱当作救命稻草,最终就有可能像《金匮要略》里边的警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情感执念终将伤及根本。
如今,先生已仙去,站在中医天人合一的视角回望,男女之情不过是生命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七情六欲中,修中正平和,一生追求,始终是"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清明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