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
上海交通大学“榜样的力量”
2024年度优秀学生表彰大会
在闵行校区学生中心大楼报告厅举行
大会分四大篇章
“问学篇”“通达篇”“致远篇”“特别篇”
展现交大学子闪光的青春
努力的你,奋斗的你
平凡的你,闪光的你
交大的舞台留给每一位同学
相互交流,彼此学习
不断进步,共同成长
在这片舞台上书写青春华章
看,闪光的青春!
大会分为“问学篇”“通达篇”“致远篇”“特别篇”四大篇章,表彰了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研究生学术之星、文治新人、䇹政学者、重大文体类竞赛获奖、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及个人、各类国市级荣誉、重大科创竞赛类获奖、“励志典型人物”“学生年度人物”“三好学生标兵”及第五届黄旭华奖学金获奖学生。
黄峻为第五届黄旭华奖学金获奖学生颁奖并深情寄语,表示设立黄旭华奖学金的初衷就是希望科学家精神能够在后辈身上代代传承。她强调,祖国的富强安宁是个人发展机遇的前提,希望同学们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培养高尚情操。
丁奎岭作总结讲话。他向获得表彰的优秀学子表示祝贺,号召同学们向榜样学习。他从交大跨越三个世纪的校史引入,阐述“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盛”的交大基因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深刻内涵,分析青年大学生在人工智能推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机遇和使命,并以黄旭华学长的事迹和精神激励交大学子“立大志向、上大舞台、做大贡献”。他寄语同学们要珍惜时光,打好学习基础,以踏实行动破解焦虑与“内卷”,在知识文化输入与输出的双向互动中,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要把握历史机遇,敢于挑战难题,在“日日新”的快速变革中,踏准时代节拍,建立自身优势,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要传承交大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向黄旭华等老一辈交大人学习,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赤诚报国,挺膺担当,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在奋斗中成就个人成长,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问学篇
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
研究生学术之星、文治新人及䇹政学者(一)
研究生学术之星、文治新人及䇹政学者(二)
程为铮
国家奖学金、“学术之星”获得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1级博士生
“在一个个问题中,我慢慢找到了学在交大的节奏。”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士生程为铮回忆了自己在交大的十年求学路,他在问老师、问自己和各类项目的尝试摸索中,将科研确立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他在数十万张纳米流体液滴图片中,发现微米液滴反常运动现象,起初他想用光镊技术解释,但导师的提醒和自主的反思让他意识到,已有理论并不适合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经过一年多反复探索、讨论和验证,他们确定了液滴表面蒸发和微尺度蒸气驱动的新机制,但面对专家的质疑与否定,他不断地问自己——“他们说的就一定对么?”。最终,基于扎实的研究验证,他自信地给出有理有据的反驳,并得到了“基础原创”、“技术突破”等积极评价。回顾在交大的十年求学路,他分享了“以问启思,以答促学”的求学体会并与同学们共勉。
通达篇
重大文体类竞赛获奖学生
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及个人
各类国市级荣誉获奖学生
重大科创竞赛类获奖学生
吕晨昕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冠军获得者
海洋学院2022级博士生
“吃苦”、“坚持”、“传承”是海洋学院的博士生吕晨昕与大家分享他和团队成功研制“上天入海,飞潜合一”海空跨域航行器“哪吒”背后故事的关键词。在西藏的零下寒夜里和海南的刺骨海水中,他深刻懂得“科技创新没有捷径可走,最珍贵的“数据”,往往就是要硬生生磨出来、熬出来。”
面临远超预期的复杂海洋环境,他们坚持不懈,历时三年创立“冲浪算法”,他们团队更是传承敢闯敢创的科研精神,造就了“有血有肉、有神有魂”的哪吒,项目从514万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总冠军。他相信科技报国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只要敢做‘追风赶浪的哪吒’,每个你,都能成为这个时代‘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破浪者’。”
致远篇
励志典型人物
学生年度人物
三好学生标兵
秦广硕
“学生年度人物”获得者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022级本科生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本科生秦广硕分享了他从军旅生涯到校园生活的心路历程。2021年元旦,他在零下20多度的深山哨位上迎接新年,深刻体会到了“一家不圆万家圆”背后的光荣和使命。同年,他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成为同批义务兵中首个参与专项任务的人,并在西北荒漠腹地完成了捍卫祖国核心利益的神圣使命,荣获集体二等功。
重返校园后,他以军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困难,学习成绩显著提升。如今,他进入并行与分布式系统研究所学习,致力于突破信息技术产业“卡脖子”难题,为国防建设的信息化、智能化贡献力量。
“前进的道路上,究竟什么是我不竭的源泉和无穷的动力?”他坚信,“只要坚定地选择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跟随国家发展的浩荡洋流,就一定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特别篇
第五届黄旭华奖学金获得者
林钰佳
第五届黄旭华奖学金获得者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2022级硕士生
2025年度黄旭华奖学金获得者,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硕士生林钰佳谈到了她关于船海,关于交大,关于中船七〇一所的三次选择。受黄旭华院士扎根深海铸就大国重器故事的影响,她选择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立志扎根船海行业。在交大读研期间,她参与到多个国家级项目中,艰苦奋斗练就专业本领。
追随黄老的脚步,她是舰船报国的后浪——她选择了七〇一所,选择了投身祖国国防事业。“当大国重器踏浪而出时,那便是我们此生最光荣的杰作”,从追随者到同行者,立志还要成为开辟者、领跑者,未来她将牢记黄老嘱托,继续为祖国海洋强国事业奉献力量。
武术表演《少年中国说》(留学生李本浩)
歌曲《登山缆车》(校学生合唱团)
歌曲《如愿》(蒋函静、王雨菲)
榜样的力量如明灯
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让我们跟随榜样的步伐
在机遇与挑战中坚定信念
求索真理,探索未知
奋发进取,超越自我
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相信人人皆是自己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