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舞蹈芭蕾

华为对违规招聘出重拳,给科技企业提个醒,莫让蛀虫吃掉大厦根基

文/王新喜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3月10日下午,华为在内部员工社区平台“心声社区”发布了一则长达6500字的通报,其中指出,72名华为正式员工及19名非雇员在招聘非雇员过程中存在徇私舞弊行为,多人通过出卖公司信息资产获利。

一份抬头为“华为人力资源管理部”的内部发文《对非雇员人员选择业务中违规事件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显示,经审计发现,ICT产品与解决方案、半导体业务部、人力资源管理部、ICT销售与服务部、终端BG、质量与流程IT部多人在非雇员人员选择业务中,存在安排/参与替考、向候选人透露服务能力考察题目等违规行为,同时,多人通过出卖公司信息资产获利。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华为员工商业行为准则》及公司相关业务管理要求。

有华为内部人士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证实此事属实,事发华为成都存储部门,内部确有发布相关文件。

华为此次出手极为严厉,此次明文通报除名辞退或通报批评的有62名,而整个数据存储业务约100余人,“很多部门基本全开除”,不仅开除了执行层人员,还一并处理了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涉事者不仅要退还赃款并赔偿损失,还会被列入员工诚信黑名单,这几乎等同于他们的职业生涯被当场宣判了死刑。

当华为一纸通报将替考、泄题、数据倒卖的“内鬼”连根拔起时,这场企业内部的反腐风暴,给所有的科技企业提了个醒,莫让蛀虫吃掉大厦根基。

华为此次曝光的替考、泄题问题,直指科技企业最核心的命脉——人才选拔机制。

人才选拔机制有多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家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的生死存亡,是一家科技企业的命脉。尤其是华为这种技术大厂,违规招聘不仅仅是腐败问题,而是关系到华为这栋大厦的根基。

华为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是位居全国第一。这么多的研发投入,很多的钱是直接砸给了技术人才。

华为为何如此强大?一句话,就是华为不存美元,只留人才。任正非曾经说,“芯片砸钱是不行的,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任正非这么说,华为也是这么做的。

根据任正非的公开表述,华为公司拥有700多位数学家,800多位物理学家,120多位化学家,以及6000多位各领域的专家。此外,还有6万多名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截至2023年底,华为员工总数约20.7万人,其中研发人员11.4万人,约占员工总数的55.4%。

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24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华为2024年的研发费用约为151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研发强度为22.4%,在全球企业中排名第6‌1。此外,华为2024年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为1274.12亿元,同比增长10.80%‌。

可以说,华为从被美国制裁跌入谷底,到麒麟芯片王者归来,如今华为在5G无线通信、鸿蒙系统、汽车自动驾驶、盘古大模型、光通信、大数据和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背后靠的就是人才储备与研发突破。扎实的技术人才储备,这是华为这栋大厦的根基。

如果要守住华为这栋大厦的根基,就是要能招到真实的人才。招到真实的人才,核心要看招聘能否严格把住人才关口,如果在招聘这个环节,因为替考、泄题导致大量没有真才实学的庸人涌入华为,占据高薪与关键岗位,从长期来看,侵蚀的将是华为的技术核心竞争力。

当技术岗位的入职考试能被金钱和关系操控,当“会做题的枪手”挤掉真正有能力的工程师,侵蚀的是华为整个企业的人才池子,如果华为的人才池子,混进一大批伪“物理学家”、伪“数学家”,后果不堪设想。

从这个案子来看,这些人持续把招聘当作一桩生意,入职这件事定价为2-5万抽成能够持续一年,这样一来,就相当于给公司招揽了一批“付费上班”的关系户。如果这种事情在华为内部一直发展下去,这至少有三重冲击:

其一是人才质量出现崩塌,那些凭借作弊得以进入的人,其能力被注水,这种情况将直接对研发效率以及产品质量造成了影响,而且在半导体、ICT这类极为烧钱的业务线当中,他们难以承受技术掺假所带来的后果。

第二层是管理信用破产,而且当员工发现,升迁通道被作弊者卡位,这样的话,内部公平性瓦解,进而会导致真正的人才流失。

第三层是商业机密泄露风险,倒卖信息资产的员工,有可能把技术底牌卖给竞争对手,去年上海警方破获尊湃通讯侵犯华为芯片技术一案曾经引发了业内广泛的讨论,源于尊湃科技创始人张琨从海思离职后,在竞业协议未满的情况下,成立了尊湃通讯,然后再以支付高薪、股权支付等方式,从海思将多名研发人员挖至其公司,并指使跳槽的研发人员在离职前通过摘抄、截屏等方式窃取芯片技术信息。而尊湃科技是否把技术泄露给海外是当时大家非常关心的议题。

现在华为这个案子,涉及到半导体部门员工倒卖信息资产的细节尚未公开,但结合华为近年频繁遭遇技术封锁的背景,华为将此类行为定性为“比普通商业泄密严重十倍”。对于靠专利壁垒吃饭的华为而言,伤害非常大。

在《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这本书中,曾经指出,华为的竞争力在于,它会从客户关系、技术支持、产品服务以及交付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反复模拟:客户为什么选择华为?为什么必须选择华为?华为与客户的战略匹配在哪里?尤其是,客户不得不选择华为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就是华为在技术、产品上是不可替代的,那么要做到这点,就是华为的人才池子是真正的高质量的,它给华为带来的技术力与创新力,是行业顶尖的。

因此,对于华为来说,拥有真正的高质量人才是华为这栋大厦的根基,但是违规招聘这个环节却可以直接侵蚀华为的根基,如果让那些靠关系的人把5G、把芯片、把智能驾驶研发弄成质量低劣的东西,这事情的严重后果不堪设想,技术人才违规招聘上的漏洞必须作为华为乃至所有中国科技企业的核心红线,去堵住。

2025年,正值半导体产业突围的关键期,如果放任蛀虫啃食人才的根基,等于是给美国制裁送弹药。对于华为,对于中国科技产业来说,稍作思考,就明白其重要性。

任正非当年曾讲道,“华为距离倒闭,仅仅有三个月之期”。此次事件已然验证了,所谓的危机并非源自外部的制裁,而是内部出现了溃败。

华为能把那些见不得光的产业链,公开摆上台面去处理,证明了华为对违规招聘反腐出手的决心。

华为也在用这样的方式警醒着一众科技企业,企业始终都在面临着危机,需要持续地进行自我审视以及提升。

这给所有以技术竞争力为核心的科技企业提了个醒,真正的人才是大厦的根基,比挖人竞争更可怕的是,大量的庸才如果通过违规招聘渠道进入公司,从长期看,将会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造成致命打击,将会吞噬掉公司的产品力与创新力、技术力。

科技企业不是金融公司、不是消费日用品公司,专业人才是核心竞争力,莫让蛀虫吃掉大厦的根基,就要守住人才招聘这条红线,要重建透明的招聘体系以及权力制衡机制,今日节省下来的那些面试开销,明日可能需用十倍的代价来填补漏洞。中美科技战与人才战正处于关键时刻,人才含金量事关企业生死存亡,长远看事关国运,莫让蛀虫吃掉大厦根基,所有科技企业都要谨记。

标签: 华为 招聘 科技 企业 重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