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凛冽的寒风如锋利的刀刃,呼啸着割过脸颊,大朵大朵的雪花纷纷扬扬,自灰暗的苍穹飘落而下,像是一群挣脱了束缚的白色精灵,肆意飞舞,不一会儿,便给整个村庄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靠山屯里,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袅袅青烟,那青烟悠悠地升腾着,带着人间烟火的温度,试图驱散这彻骨的寒冷。
李桂兰是村里出了名的能干媳妇,刚满三十岁,为人爽朗热情,笑声总是格外爽朗,透着一股对生活的热爱。自从嫁给赵大山后,她就一直和婆婆王翠兰生活在一起。王翠兰是个传统的农村老太太,一辈子勤劳朴实,在这片黄土地上辛勤劳作了大半辈子,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皱纹,性格有些固执,思想也比较守旧。
李桂兰刚嫁过来时,婆媳俩相处还算融洽。可日子一长,生活习惯和观念上的差异,就如同慢慢堆积的柴薪,只要一点火星,就能引发矛盾。王翠兰觉得李桂兰花钱大手大脚,买个洗发水都挑贵的,哪像过日子的人;李桂兰则觉得婆婆太抠门,剩饭热了又热,说了多少次不卫生也不听,那些反复热过的饭菜,看着就让人没了胃口。
这不,又到了腌酸菜的季节。天还没亮,整个村子还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王翠兰就已经起床,借着微弱的天光,把白菜一棵棵搬到院子里晾晒。每一棵白菜都被她仔细地检查,轻轻擦拭掉上面的泥土,像是在对待一件件珍贵的宝物。李桂兰起床后,看着婆婆忙碌的身影,本想搭把手,可一想到以往的争执,又犹豫了。那一次次的争吵,就像一道道沟壑,横亘在她们之间。
“兰子,一会儿帮我把白菜搬到缸里。”王翠兰喊道,声音里带着些许疲惫。
“知道了,妈。”李桂兰应了一声,还是走过去帮忙。她默默蹲下身子,抱起一棵白菜,动作有些生硬,心里还在想着之前的不愉快。
两人把白菜码进缸里,一层白菜一层盐。王翠兰边干活边念叨:“这酸菜可得腌好了,一冬天就指着它下饭呢。可不能像去年,盐放少了,都酸臭了。”她的眼神里满是认真和担忧,仿佛这酸菜关乎着全家一冬的生计。
李桂兰忍不住说:“妈,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算酸菜坏了,咱也能买别的菜吃,不用这么省。”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和不解,在她看来,婆婆的节俭已经有些过度。
王翠兰一听就不乐意了:“你们年轻人就是不知道过日子,这钱能省就省,万一有个急事儿,不得用钱啊!”她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李桂兰,眼神里满是责备。
李桂兰心里委屈,小声嘀咕:“就知道省钱,这都什么年代了。”声音虽小,却带着满满的不服气。
王翠兰耳尖,听到了儿媳的嘟囔,脸色一沉:“你说啥?我这都是为了这个家,你咋就不明白呢!”她的声音提高了几分,情绪也有些激动。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李桂兰气得转身进了屋,“砰”地关上了门,那关门声在寂静的院子里格外刺耳。
晚上,赵大山回到家,察觉到气氛不对。问明缘由后,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一边是辛苦操劳一辈子的母亲,为了这个家付出了所有;一边是深爱的妻子,是他携手同行的伴侣,他谁也不想得罪。
赵大山先敲开了母亲的房门:“妈,您别跟兰子置气了。她也是心疼您,怕您总吃剩饭对身体不好。现在生活好了,有些观念也得改改了。”他坐在母亲身边,轻声细语地劝说着。
王翠兰抹了抹眼泪:“儿啊,妈知道你们是为我好,可妈过惯了苦日子,舍不得浪费啊。”她想起过去那些艰难的岁月,不禁悲从中来。
赵大山又来到自己房间,抱住还在生闷气的李桂兰:“媳妇,我知道你委屈。但咱妈年纪大了,一辈子节俭惯了,你就多担待点。咱好好跟她沟通,别吵起来,伤了和气。”他紧紧地抱着李桂兰,像是要把她的委屈都抱走。
李桂兰靠在赵大山怀里,委屈地说:“我也不想跟她吵,可她总是不理解我。”她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满心的委屈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第二天,李桂兰起了个大早,厨房里传来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她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早餐,还特意把婆婆爱吃的窝窝头蒸得软软的,每一个窝窝头都饱含着她的心意。王翠兰起床后,看到这一幕,有些惊讶。
李桂兰笑着说:“妈,昨天是我不好,不该跟您顶嘴。您别往心里去。”她的笑容有些腼腆,带着一丝讨好。
王翠兰眼眶红了,拉着李桂兰的手说:“兰子,妈也有错,不该总是念叨你。”她的手有些粗糙,却紧紧地握着李桂兰的手,像是在传递着和解的信号。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原来是村里的张大婶跑进来喊:“桂兰,翠兰,不好了,村头老张家着火了!”她的声音里带着惊恐和焦急。
婆媳俩顾不上多说,赶紧跟着张大婶跑了出去。只见老张家浓烟滚滚,火势凶猛,大火像一条狰狞的恶龙,吞噬着房屋。李桂兰和王翠兰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救火队伍。大家一桶桶地提水,齐心协力控制火势。李桂兰不顾浓烟呛鼻,奋力提着水桶奔跑;王翠兰也不甘示弱,虽然年纪大了,却依然咬牙坚持。
经过一番努力,大火终于被扑灭了。老张感激涕零,拉着大伙的手连声道谢。
回到家后,婆媳俩相视一笑,心中的隔阂彻底消除了。那笑容里,满是劫后余生的欣慰和彼此的理解。
晚上,李桂兰和王翠兰坐在热炕头上,一起择菜。李桂兰说:“妈,我想在村里开个小超市,咱这买东西也方便,还能增加点收入。”她的眼神里闪烁着期待和憧憬。
王翠兰点头说:“行,妈支持你。需要啥尽管跟妈说,妈能帮上的绝不含糊。”她的语气坚定而温暖,充满了对儿媳的信任。
窗外,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飘落,但屋里却格外温暖。这个冬天,因为这场争吵与和解,因为那场火灾中的并肩相助,李桂兰和王翠兰的婆媳情愈发深厚,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这个北方的小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