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林娟,快来跳这一段!"广场上的音乐震耳欲聋,林娟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随着节奏翩翩起舞。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她瞥了一眼,是医院的来电。她犹豫一秒,按下了拒接键。
"医院的事等会再说,现在是我的时间。"她小声嘀咕着,将思绪重新投入到舞蹈中。
她没想到,这个决定会让她悔不当初....
林娟今年四十二岁,住在上海市松江区的一处小区里。五年前,经亲戚介绍,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李明,一个比她大八岁的男人。李明为人老实本分,在一家国企担任中层管理,收入稳定,家中有一套市中心的两居室房子。
婚前,林娟是个温柔体贴的女人,总是笑脸相迎,让李明感到无比幸福。婚后不久,林娟的真实性格显露出来。
她喜欢打扮,每天早上要花两个小时梳妆,出门前要在镜子前反复确认自己的妆容和衣着。李明对此并不在意,他爱林娟,认为这是女人的天性。
真正让李明感到不安的是,林娟的消费习惯。婚后,林娟几乎每周都要买新衣服,动辄几千元的化妆品对她来说也是家常便饭。
李明的积蓄在她的挥霍下日渐减少,但每次他试图与林娟商量这个问题,林娟总是说:"我嫁给你,不就是为了过好日子吗?你现在是嫌我花钱了?"
李明不善言辞,面对林娟的强势,他选择了沉默。他安慰自己,只要林娟开心就好。
去年春天,小区里开始组织广场舞活动。林娟很快就加入了进去,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姐妹。从此,她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去小区广场跳舞,周末更是早晚各一场,乐此不疲。李明不太理解这种热情,但他尊重妻子的爱好,从不干涉。
"林娟,你今天跳得真好看!"舞蹈队长王姐称赞道。林娟心里美滋滋的,比起在家照顾唠唠叨叨的李明,她更喜欢在这里得到认可和欣赏。
随着时间推移,林娟与广场舞姐妹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她们不只是一起跳舞,还经常一起逛街、吃饭、旅游。林娟的消费因此更加失控,家里的积蓄几乎被她挥霍一空。李明多次想要劝阻,但林娟总是找各种理由搪塞,甚至大发脾气。
"你就知道赚钱,钱是用来享受生活的,不是存起来看的!"林娟经常这样反驳李明。
面对这样的妻子,李明感到无力,他的健康也因为长期的压力和操劳而渐渐出现问题。
02冬天来临,李明开始感到胸口疼痛,他以为只是普通的胃病,买了些药吃了就没在意。直到有一天,他在办公室突然晕倒,同事紧急将他送往医院。医生的诊断结果让所有人震惊:肺癌晚期。
医生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消毒水的气味,张医生神情凝重地看着面前的检查报告。
"李先生,您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了,需要立即进行治疗。"张医生严肃地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上的CT影像,"肺部这块阴影区域,已经很明显了。"他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即使立即开始治疗,预后也不是很乐观。晚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
"具体数字就不必说了,张医生。"李明打断道,声音出奇地平静,"大概还有多长时间?"
张医生摘下眼镜,揉了揉疲惫的双眼,"如果接受全面治疗,可能有一到两年;如果不治疗..."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眼神已经透露了答案。
李明坐在医生办公室的硬椅子上,感到天旋地转。窗外的世界似乎突然变得遥远而模糊。他想起家里的林娟,那个曾经笑靥如花的女人;想起那套他花了十年积蓄才买下的房子;想起自己这些年日复一日的辛苦打拼。一时间,百感交集在他的胸口翻腾。
"李先生,您需要考虑的是,接下来的治疗方案。我们可以安排..."
"我需要点时间考虑,张医生。"李明站起身,腿有些发软,不得不扶一下桌子才站稳,"我得和家人商量一下。"
张医生理解地点点头,"当然,但请不要拖太久。时间对您来说非常宝贵。"他递给李明一张名片,"这是我的私人号码,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联系我。"
李明接过名片,木然地走出医院。初夏的阳光刺眼得令人睁不开眼,他坐在医院门口的长椅上,给林娟发了一条短信:"我在中山医院,检查结果出来了,很严重,你能来一下吗?"
发完信息,他静静地坐着,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有人欢笑着离开医院,可能是迎来了新生命;有人泪流满面,可能是送走了亲人。生老病死,原来如此接近。
03三个小时后,林娟终于出现在医院走廊上。她穿着一身鲜艳的红色运动服,显然是直接从广场舞场地赶来的。她的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妆容有些花了。
"你怎么回事啊?突然让我来医院,姐妹们的舞刚跳到一半。"林娟抱怨着,同时不停地看手表,"快说吧,医生怎么说?很严重吗?"
李明看着妻子焦躁的样子,突然感到一阵心酸。他平静地说:"肺癌,晚期。"
林娟的表情一下子凝固了,她瞪大眼睛,"你...你说什么?"
"肺癌晚期,医生说即使治疗,也只有一两年时间了。"李明重复道,声音异常平静,仿佛在谈论别人的事情。
林娟的表情先是震惊,接着是担忧,但很快,她的目光就变得复杂起来。"那...要花多少钱治疗?"这是她的第一反应。
李明苦笑,内心某个地方似乎彻底死去了,"大概需要几十万,但成功率不高,最多延长一两年寿命。"
林娟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她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手腕上的名牌手表,那是上个月她花了两万多买的。"我们家哪有那么多钱啊?你这些年赚的钱都去哪了?"
李明没有提醒她,那些钱大部分都被她花在了衣服、化妆品和和姐妹们的旅游上。自从结婚后,林娟就从未工作过,所有家庭开销都靠他一人承担。他只是疲惫地说:"我想了想,与其花那么多钱治疗,只是延长痛苦,不如回家静养,剩下的时间好好享受生活。"
林娟似乎松了一口气,"你说得对,钱都花在治疗上也不一定有效果。"她看了看手表,"我今晚还有广场舞课,先走了,你好好休息。"
李明目送妻子离去,心如刀割。他知道,林娟不是不爱他,她只是太爱自己,太爱那种被人追捧的感觉。他不怪她,只是感到无比的孤独。
李明出院后,病情迅速恶化。他常常疼痛难忍,需要人照顾。但林娟依旧每天早出晚归,广场舞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李明只能独自忍受病痛的折磨。
"林娟,我今天感觉不太好,能不能帮我倒杯水?"李明虚弱地问道。
"自己去倒,我马上要出门了,舞队在等我。"林娟头也不回地说,继续对着镜子描眉画眼。
李明强撑着下床,刚走两步就感到一阵眩晕,扶着墙才勉强站稳。他看着妻子精致的背影,心里充满了苦涩。
04邻居张大妈是个热心肠的老人,常常来看望李明,给他送些可口的饭菜。"李明啊,你媳妇怎么整天不在家?你这病需要人照顾啊。"张大妈心疼地说。
李明只是笑笑,"她有自己的爱好,我不想打扰她。"
张大妈叹气,"我这辈子见过不少夫妻,从没见过你媳妇这样的。丈夫病成这样了,还整天跳舞,像话吗?"
李明不愿意让别人议论自己的妻子,只是默默地低下头。张大妈明白他的心思,不再多说,只是更加频繁地来照顾他。
林娟对张大妈的来访并不在意,反而觉得方便了自己,可以更加无所顾忌地出去玩。她很少询问李明的病情,也不关心他的饮食起居。在她心里,李明的病已经注定了结局,她开始计划李明去世后的生活。
李明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父母早逝,房子是他工作多年的积蓄买下的,产权证上只有他一个人的名字。林娟知道,一旦李明去世,这套房子将成为她的,她可以卖掉它,换一笔可观的钱,过上更加自由的生活。
她常常与广场舞的姐妹们谈论未来的计划。"等我老公走了,我就把房子卖了,换套小点的,剩下的钱我们可以一起去欧洲旅游。"林娟兴奋地说。
王姐是舞蹈队的队长,也是林娟最好的朋友。她听了林娟的话,有些不安,"林娟,你这样说不好吧?你老公还在病中呢。"
林娟不以为然,"反正他也活不了多久了,我总要为自己打算啊。"
这些话传到了小区里,很多人开始背后议论林娟的冷血。但林娟不在乎,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广场舞带给她的快乐和成就感。
李明的病情每况愈下,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时日不多了。一天晚上,他忍着剧痛写下了一封信,然后小心地收好。第二天一早,趁林娟还在睡觉,他拿着信艰难地下楼,找到了张大妈。
"张大妈,这封信麻烦您帮我保管,等我百年后,请您按照信上的地址寄出去。"李明恳求道。
张大妈接过信,疑惑地问:"李明,这是什么啊?"
李明微笑,"一点小事,您帮我保密就好。"
张大妈不忍拒绝,点头答应了。她没有想到,这竟是李明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点心意。
05夏天到了,李明的病情已经糟糕到无法自理的地步。一天中午,林娟又出门去跳舞了,只留下李明一个人在家。他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他挣扎着拿起手机,想要拨打林娟的电话,但电话响了很久也没人接听。
正在这时,张大妈来送午饭,发现李明痛苦地蜷缩在床上,脸色惨白。"李明!你怎么了?"张大妈惊慌失措。
李明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用手指了指胸口。张大妈立即明白了情况的严重性,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
当救护车到达医院时,李明已经陷入了昏迷。医生紧急抢救,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李明在没有见到妻子最后一面的情况下,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张大妈第一时间通知了林娟,但林娟正在参加一个广场舞比赛,手机调成了静音模式。直到比赛结束,她才看到了十几个未接来电和消息。当她赶到医院时,李明已经被推进了太平间。
面对丈夫冰冷的遗体,林娟的第一反应不是悲伤,而是计算如何尽快办理丧事,好去处理房子的过户手续。她甚至在心里暗自庆幸,终于可以自由了。
丧事按照最简单的方式举行,林娟没有通知李明的任何亲戚,只是草草地找了个便宜的殡仪馆,把事情办完。整个过程中,她的表情冷漠,似乎只是在完成一件例行公事。
广场舞的姐妹们来参加了葬礼,但看到林娟的态度,大家都感到不自在。王姐拉着林娟的手,小声说:"林娟,你节哀顺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林娟点点头,"谢谢你们来,我没事。这些天我会处理好一切,下周我们继续跳舞。"
在场的人听了这话,都不约而同地皱起了眉头。即使是最亲近的王姐,也开始怀疑林娟是不是真的爱过李明。
06李明去世后的第三天,林娟就迫不及待地去了银行,打算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她精心打扮了一番,穿上了一身崭新的连衣裙,化了精致的妆容,仿佛是去参加什么重要的约会。
银行大厅里人来人往,林娟排队等候,心情愉快地哼着小曲。终于轮到她了,她信心满满地走到柜台前。
"您好,我想办理一下房产过户手续。"林娟微笑着说,同时递上了自己和李明的证件,以及房产证。
柜员接过证件,核对了一下信息,在电脑上操作起来。林娟站在一旁,想象着拿到新房产证后的快乐生活。
过了一会儿,柜员抬起头,表情有些古怪,"林女士,按照我们系统里的记录,这套房产已经在一个月前做了处理,不能再过户给您了。"
林娟愣在原地,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她感到心跳加速,一种不祥的预感爬上她的脊背。
"什么意思?什么处理?"
可柜员接下来说的一句话让她当场傻眼了。
柜员看了看电脑屏幕,"根据记录,房主李明先生在一个月前已经将房产捐赠给了上海市癌症研究基金会,用于支持癌症患者的治疗和研究。捐赠手续已经办理完毕,产权已经变更。"
林娟感到一阵眩晕,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可能!肯定是搞错了!他怎么可能把房子捐了?那是我们夫妻共同的财产!"
柜员摇头,"抱歉,林女士,这些都是李先生亲自办理的,所有手续都很完备,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您有疑问,可以联系癌症研究基金会。"
林娟感到天旋地转,她抓住柜台,声音颤抖,"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那是我唯一的房子啊!"
柜员没有回应,只是将证件还给了她。林娟拿着证件,茫然地走出银行,坐在门口的台阶上,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来。她突然想起,李明生前确实有几天不见人影,当时她以为他去医院检查了,根本没在意。原来,他是去办理捐赠手续了。
林娟怒气冲冲地回到家,开始翻箱倒柜,想找到任何关于房产捐赠的文件。
在李明的抽屉里,她发现了一封信,是写给她的。
"亲爱的林娟: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我知道你一直期待着我的离去,好继承这套房子,过上你想要的生活。我不怪你,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但是,我想告诉你一个事实:这套房子已经不再属于我,也不会属于你。我将它捐赠给了癌症研究基金会,希望能帮助到更多像我一样的患者。
我这样做,不是为了报复你的冷漠,而是因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财富只有在正确的使用时才有价值。我们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留给你这套房子,只会让你更加沉迷于物质享受,无法真正成长。
我希望你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真正的幸福。那不在于华丽的衣服,不在于广场舞的掌声,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对他人的关爱。
祝你好运。 永远爱你的李明"
读完信,林娟瘫坐在地上,泪如雨下。她第一次意识到,李明不是那个懦弱的男人,他有自己的尊严和信念。同时,她也意识到自己有多么自私和冷漠。
07就在这时,门铃响了。林娟擦干眼泪,去开门,门外站着张大妈和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
"林娟,这位是癌症研究基金会的赵主任,他有事要和你谈。"张大妈介绍道。
赵主任是一个和蔼的中年人,他礼貌地向林娟点头致意,"林女士,我们得知李先生去世的消息,感到非常遗憾。我今天来,是想告诉您一些事情。"
林娟无力地请他们进来,坐在沙发上。
赵主任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李先生在捐赠房产时,特别嘱咐我们,如果他去世,我们要确保您有一个栖身之所。他安排了基金会名下的一套小公寓给您居住,租期是十年,免租金。十年后,您可以选择续租或者搬走。"
林娟愣住了,她没想到李明竟然还为她做了这样的安排。
赵主任继续说:"另外,李先生还留了一笔钱给您,足够您生活一段时间。但他希望您能够重新开始,找到一份工作,自食其力。"
林娟接过赵主任递来的信封,里面是一张银行卡和使用说明。她的手微微颤抖,泪水再次涌出。
赵主任起身准备离开,"林女士,如果您愿意,基金会有一些志愿者岗位,可以考虑。李先生说,您其实是个热心肠的人,只是迷失了方向。"
林娟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送走赵主任后,她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回想着与李明在一起的日子。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李明,也从来没有珍惜过他的爱。
那天晚上,广场舞队的姐妹们打电话约她出去,但她拒绝了。她决定,是时候改变自己的生活了。
08第二天一早,林娟搬进了基金会安排的小公寓。虽然只有一室一厅,但干净整洁,足够一个人居住。她将行李简单收拾好,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城市风景,心中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她拿出手机,翻看与李明的聊天记录。最后一条是他问她什么时候回家,她回复说跳完舞就回。那天,李明独自一人在家中忍受着病痛,而她在广场上肆意舞动,浑然不知丈夫正在经历生命中最后的时刻。
想到这里,林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起来。她哭自己的自私,哭自己的冷漠,更哭那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哭过之后,林娟决定按照李明的建议,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她联系了赵主任,表示愿意到基金会做志愿者。赵主任很高兴,安排她在基金会的接待处工作,负责接待来访的癌症患者及其家属。
刚开始的日子并不容易。林娟不习惯这种工作节奏,也不知道如何与患者交流。她常常感到尴尬和无措,甚至想过放弃。但每当这时,她就会想起李明的话:"财富只有在正确的使用时才有价值。"她意识到,自己正在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慢慢地,林娟开始融入这个新环境。她学会了倾听患者的故事,学会了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她发现,原来帮助他人也能带来巨大的满足感,这种感觉比在广场舞中获得的掌声要真实得多。
小区里的人知道了林娟的变化,也渐渐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张大妈常常来看她,给她带些自己做的点心。"林娟,你现在的样子,李明看到了一定会很高兴。"张大妈真诚地说。
林娟微笑,"我欠他太多,这辈子也还不完了。"
张大妈拍拍她的手,"傻孩子,李明不会怪你的。他其实很爱你,只是你当时没有发现。"
林娟点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我知道,我现在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