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舞蹈芭蕾

避开价格战,逆势盈利!横店东磁Q4狂飙,大手笔分红

在资本市场喧嚣的舞台上,聚光灯往往追逐那些风口浪尖的弄潮儿。然而,总有一些企业,它们不擅长高调炒作,却凭借着扎实的积累与韧性的增长,在时代的浪潮中稳健前行。横店东磁(002056.SZ),这家以磁性材料起家的传统制造业巨头,或许就属于后者。

3月11日晚,横店东磁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就像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用数据说话,展现了这家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静水流深”的力量。营收185.59亿元,同比微降5.95%;归母净利润18.27亿元,同比增长0.46%;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高达35.22亿元,现金流充沛;拟大手笔分红7.24亿元,回馈股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第四季度业绩爆发,营收环比增长25.56%,净利润环比暴增441.71%,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后劲。

这份年报,如果仅仅停留在数字层面解读,或许会显得有些平淡。但当我们深入剖析横店东磁的业务布局、战略选择以及背后的经营逻辑,就会发现,这家企业正在用一种“笨功夫”式的踏实与专注,走出一条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独特路径。

横店东磁的崛起,离不开其在磁性材料领域的深厚积淀。

作为国内磁性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磁材器件业务一直是横店东磁的“压舱石”,贡献着稳定的业绩和利润。2024年,磁材器件业务实现收入45.78亿元,出货23.2万吨,同比增长17%,继续稳居行业首位。

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横店东磁的磁材业务为何还能保持增长?年报中提到了几个关键词:“以旧换新”、“新产品新领域”、“新能源汽车”、“算力”

“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出,无疑为消费电子领域带来了一定的刺激,也为磁性材料的需求端注入了活力。横店东磁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拓展市场,稳固了在家电、消费电子等传统领域的优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新产品新领域”的拓展。横店东磁并没有固守传统的应用领域,而是积极向新能源汽车算力等新兴领域延伸。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都离不开高性能磁性材料。算力领域,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磁性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横店东磁前瞻性地布局这些新兴领域,并获得了多个定点项目,为磁材业务的增长注入了新的动能。

此外,横店东磁坚持“横向布局多材料体系,纵向延伸发展器件”的发展定位,也提升了其在磁材领域的竞争力。横向布局多材料体系,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降低单一材料风险;纵向延伸发展器件,则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强盈利能力。

可以说,磁材业务依然是横店东磁的基本盘,也是其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在稳固基本盘的同时,横店东磁也在积极挖掘磁材业务的新动能,为未来的增长蓄力。

如果说磁材业务是横店东磁的“压舱石”,那么光伏业务则无疑是其“第二增长曲线”。在光伏行业深度洗牌,价格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横店东磁的光伏业务却实现了逆势增长,成为年报中最亮眼的部分。

2024年,横店东磁光伏业务实现收入110.70亿元,出货量17.2GW,同比增长73%。如此惊人的增速,在光伏行业整体承压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难得。

横店东磁的光伏业务为何能实现逆势增长?年报中也给出了答案:“差异化战略”、“海内外市场开拓”

“差异化战略”是横店东磁光伏业务突围的关键。

在光伏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的背景下,横店东磁并没有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潭,而是选择了差异化发展路径。一方面,横店东磁持续提升N型电池技术水平,量产N型电池效率已提升至26.5%,优质品率达到98.17%,相关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高效率、高品质的N型电池,成为横店东磁光伏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横店东磁积极布局光伏电站业务,搭建了大型集中式项目和分布式项目投资、EPC建设、运维服务的专业运营架构。

报告期内,完成大型渔光互补电站建设超600MW,承接分布式EPC项目超100MW,在手储备电站项目超1GW。光伏电站业务的拓展,不仅可以消化自身的光伏产品,也能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益。

“海内外市场开拓”是横店东磁光伏业务增长的另一重要引擎。在国内光伏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横店东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年报中虽然没有详细披露海内外市场的具体占比,但可以推测,海外市场的拓展为横店东磁光伏业务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横店东磁的光伏业务不仅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也保持了较好的盈利能力。这在光伏行业整体盈利承压的情况下,尤为难得。这说明横店东磁的光伏业务并非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建立在技术优势、成本控制和市场开拓能力之上的高质量增长。

光伏业务的崛起,无疑为横店东磁的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光伏行业长期发展前景广阔。横店东磁能否抓住光伏行业的发展机遇,将光伏业务打造成新的增长极,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除了磁材和光伏,锂电池业务也是横店东磁重点布局的产业方向。

2024年,横店东磁锂电业务实现收入24.15亿元,出货5.31亿支,同比增长56%。虽然锂电业务的营收规模相对较小,但增速却非常迅猛,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横店东磁的锂电业务,并没有选择竞争激烈的动力电池市场,而是聚焦电动两轮车、电动工具等小动力应用市场。这是一种典型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小动力市场虽然市场规模不如动力电池市场庞大,但竞争格局相对宽松,市场需求也持续增长。横店东磁凭借其在小圆柱电池领域的优势,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成为国内小圆柱电池出货量前三的企业。

年报中提到,横店东磁在电动两轮车领域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并在越南、巴西、韩国等市场取得了突破;在电动工具市场,获得了多个客户的认可,出货翻番以上增长;在智能家居市场,出货亦增速显著。这些信息都表明,横店东磁的锂电业务正在快速拓展市场,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横店东磁的锂电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小圆柱电池领域。未来,随着电动汽车、储能等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方形电池、软包电池等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横店东磁是否会拓展锂电池产品线,进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

锂电业务的快速增长,为横店东磁的多元化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产业的蓬勃发展下,锂电池市场前景广阔。横店东磁能否抓住锂电行业的发展机遇,将锂电业务打造成新的增长点,同样值得我们期待。

横店东磁的稳健增长,并非偶然。年报中多次提及“创新”,强调创新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2024年,横店东磁研发投入达到7.22亿元,新增授权专利139项,51款核心产品获得碳足迹认证,新增主导和参与标准制订9项,新增7款产品获得国际领先、国际先进认证。

这些数据都表明,横店东磁在研发创新方面投入巨大,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是磁材器件、光伏还是锂电业务,都离不开技术创新。高性能磁性材料的研发、N型电池技术的突破、小圆柱电池的性能提升,都体现了横店东磁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

除了产品和技术创新,横店东磁也在积极推动智能制造。报告期内,软磁八厂、四川东磁、连云港东磁三个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5G工厂名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5个国家级5G工厂,2个省级5G工厂。智能工厂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也能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在“内卷”日益严重的制造业领域,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是企业突围的关键。横店东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智能工厂建设,正是其应对市场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回顾横店东磁的2024年年报,我们不难发现,这家企业的增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它没有像互联网企业那样爆发式的增长,也没有资本市场热衷追逐的“概念”和“故事”。横店东磁的增长,更像是一种“笨功夫”式的增长,靠的是踏实肯干、精耕细作、持续创新。

这种“笨功夫”式的增长,或许不够性感,不够吸睛,但却更加稳健,更加持久。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能够保持稳健增长,并不断提升盈利能力,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

横店东磁的成功,也再次印证了长期主义的价值。在浮躁的市场氛围中,能够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往往能够穿越周期,最终脱颖而出。横店东磁在磁材领域深耕数十年,才成就了今天的龙头地位;在光伏和锂电领域,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持续投入、不断积累,才逐渐显现出增长潜力。

横店东磁的案例,也给其他传统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启示。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浪潮中,传统制造业企业并非没有机会,关键在于能否找准方向,坚持创新,踏实肯干,用“笨功夫”走出一条转型升级之路。

静待花开时

横店东磁2024年年报,展现了一家传统制造业巨头在能源转型道路上的稳健步伐和增长潜力。磁材业务稳固基本盘,光伏业务强势崛起,锂电业务蓄势待发,创新驱动持续发力。

当然,横店东磁也面临着挑战。光伏行业竞争依然激烈,锂电市场格局尚未稳定,宏观经济环境也存在不确定性。但从年报中展现出的韧性与活力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横店东磁能够克服挑战,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最终实现“静水流深,静待花开”的美好愿景。

横店东磁或许不是那种短期暴涨的“妖股”,但却可能是一只值得长期持有的“价值股”。它的增长或许不够性感,但却足够稳健,足够持久,也足够踏实。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或许这种“笨功夫”式的增长,才是最值得信赖的投资逻辑。

标签: 横店 价格战 横店东磁 东磁 东磁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