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9日 综合报道
3月7日,福特汽车icon与马自达icon相继宣布停产旗下标志性车型——福克斯与马自达6,标志着两款曾年销百万辆的“全球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决策背后,折射出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与利润压力下的现实抉择。
停产时间线及市场影响
1. 福特福克斯:德国萨尔路易斯工厂将于2025年11月正式停产,中国重庆icon工厂仍保留生产但未公布终止时间。该车型自1998年上市以来全球累计销量超2000万辆,但第四代车型(2018年)因三缸发动机与干式双离合变速器的质量争议,导致北美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5.2%暴跌至2023年的1.8%。
2. 马自达6:日本icon国内已于2024年12月停产,海外生产线将随零部件库存耗尽逐步关闭。该车型2002年面世时凭借创驰蓝天技术引领燃油效率革新,但2023年全球销量仅4.2万辆,不足丰田凯美瑞icon的十分之一。
战略转型:从“情怀”到“利润”
- 福特聚焦高利润车型:2024年财报显示,F系列皮卡贡献了福特全球净利润的67%,而轿车业务连续五年亏损。福克斯单车利润率仅2.3%,远低于F-150猛禽icon的18.7%。CEO吉姆·法利icon明确将资源转向电动皮卡及高端越野车icon开发,目标是成为“越野车界的保时捷icon”。
-马自达技术路线困境:坚持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策略与行业涡轮增压趋势脱节,电动化转型亦未找到差异化路径。共享平台策略虽降低研发成本,却削弱了品牌辨识度。
行业观察:传统燃油车的时代终章
两款车型的落幕揭示了三大行业趋势:
1. 电动化挤压生存空间:电池技术与智能座舱的迭代,使传统燃油车的机械优势(如发动机参数、变速箱逻辑)逐渐被边缘化。
2. 小众市场难抵规模化压力:福克斯与马自达6的停产印证了“低销量+低利润”模式在研发投入高昂的电动化时代难以为继。
3. 区域市场icon分化加剧:福特保留福克斯在华生产、马自达6海外库存清仓等策略,凸显车企对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的差异化布局。
福克斯与马自达6的停产不仅是两款经典车型的谢幕,更是传统汽车工业icon向电动化、高端化转型的缩影。当“情怀”无法对冲利润压力,车企的战略取舍已成为生存必修课。未来,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将是全球车企的共同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