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舞蹈芭蕾

“中国芯”正走向世界

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芯片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与灵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曾经,全球芯片市场几乎被国外企业所垄断,中国在这一关键领域长期受制于人。然而,近年来,“中国芯”异军突起,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世界舞台,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与无限的潜力。

从产业规模来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2024 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金额达到 1595 亿美元,超过手机成为出口额最高的单一商品,且同比增长 17.4%,创历史新高并保持连续 14 个月同比增长。尽管先进制程发展面临挑战,但中国内地晶圆厂在成熟制程(28nm 及以上)领域持续发力。TrendForce 预计,2023 年至 2027 年间,中国内地的成熟制程产能在全球的占比将从 31%增长至 39%。这表明中国在芯片制造的规模和能力上正在稳步扩大,为 “中国芯”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创新是中国芯走向世界的核心驱动力。过去,中国在芯片领域一度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面对技术封锁,中国的芯片企业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例如,多重曝光技术通过多次曝光来替代单次高精度曝光,虽然效率可能会低一些,但可以绕过 EUV 光刻机的限制,达到类似的精度,从而生产出先进的芯片。此外,在 chiplet(芯粒)技术、RISC-V 架构等方面,中国企业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中国芯片的性能和竞争力,也为全球芯片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际合作为中国芯走向世界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机遇。一方面,随着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看到了与中国合作的潜力和价值。例如,欧洲芯片大厂英飞凌、恩智浦和意法半导体等接连向中国内地晶圆厂抛出橄榄枝,其中意法半导体已与华虹宏力联合推进 40nm 微控制器单元(MCU)的代工业务。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全球竞争。一些中国的芯片企业通过技术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不断丰富自身的产品线和技术体系,提升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竞争力。同时,中国企业还在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中国芯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

政策支持也是中国芯走向世界的重要保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力度,包括资金投入、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进了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国家大基金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推动了芯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张;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人才投身于芯片产业。

“中国芯”正凭借其在产业规模、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优势,稳步走向世界舞台。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芯”有望在全球芯片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为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芯片产业一定能够突破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标签: 中国芯 意法半导体 多重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