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舞台上,酒常常扮演着一个复杂的角色。有人视它为欢乐的催化剂,有人却在它的影响下陷入困境。今天,咱就来唠唠那些与酒相关的事儿,绝对让你对酒有全新的认识!
先说说有这么一位许大伯,家庭美满,生活安稳,眼瞅着就要退休,没啥别的念想,就好品酒这一口。毕竟岁数大了,家里人每次见他端起酒杯,都得苦口婆心地劝上几句。许大伯也不是没试过戒酒,可那酒虫子就像在心里扎了根,怎么都戒不掉。有一回和酒友相聚,听到一个说法,说啥想长寿,喝酒比运动还有用!这可把许大伯乐坏了,回家后喝酒更来劲了,一天三顿,跟吃饭似的。结果没过多久,脖子上冒出来个拇指大的包块。一开始,许大伯没当回事,可一两个月过去,包块越长越大。这下他慌了神,赶忙跑去医院。一检查,晴天霹雳啊,食道癌和下咽癌,而且已经晚期,肿瘤扩散得厉害。医生直摇头,说这手术难度超高,要是保守治疗,五年生存率也就 10%。许大伯悔得肠子都青了,满心疑惑,不是说喝酒能长寿吗,咋自己就摊上这倒霉事了呢?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适度喝酒真比运动更能长寿?咱来仔细掰扯掰扯。酒文化在咱这历史悠久,有人觉得酒是好东西,也有人觉得它是祸害,还有人坚信适量喝酒能延年益寿。2003 年,美国加州大学有个叫卡瓦斯的神经学家搞了个 15 年的研究,调查了 1700 名 90 岁以上的老人。研究结果说每天喝两杯红酒或啤酒,早死风险能降低 18%,而每天运动 15 - 45 分钟,早死风险只降低 11%。听起来挺玄乎,但卡瓦斯自己也说了,虽然她觉得适度饮酒可能对长寿有好处,可科学上根本解释不通。而且研究里还发现,像体重这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死亡风险。所以啊,这研究结论根本站不住脚,在医学界也没人认可。
还有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查理・斯豪里翰,他在《酗酒:临床和实验研究》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他观察随访了 1824 名 55 - 65 岁的老人 20 年,发现喝酒的人死亡率比少喝或不喝的人低。但这只是个观察性研究,从医学专业角度看,没啥权威性。再加上亚洲人普遍存在乙醇脱氢酶失活的情况,酒精对亚洲人的伤害比欧洲人更大,这就更让前面的研究不可信了。说白了,这些说喝酒有益长寿的研究,都不靠谱,根本证明不了喝酒对人有好处。相反,医学界那些证明饮酒伤身的研究,那可都是实打实的。
再来说说喝酒的危害,那真是比咱想象的多多了。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就把酒列为 1 类致癌物。《柳叶刀肿瘤学》期刊上有个建模研究,数据显示 2020 年全球有 74 万新发癌症和饮酒有关,咱中国最多,占了 28 万!像食管癌 18.97 万例、肝癌 15.47 万例、乳腺癌 9.83 万例、结肠癌 9.15 万例、唇和口腔癌 7.49 万例、直肠癌 6.51 万例、咽癌 3.94 万例、喉癌 2.76 万例。咱中国还是全球饮酒致死数量最高的国家,每天因为饮酒死亡的病例高达 70.9 万。
酒精对人体的危害那是全方位的。它和代谢物乙醛会刺激损害脏器,心脏、肝脏、胰腺、胃这些器官都逃不掉,胃溃疡、胰腺炎、心脏病、肝脏疾病等风险蹭蹭往上涨。对血管也不友好,会刺激损害血管,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严重了还会引发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方面,舌癌、口腔癌、食管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喉癌等都和饮酒脱不了干系。对神经系统也有损害,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中毒,增加痴呆风险。心理上也会出问题,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容易找上门,调查发现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自杀率能达到 6 - 20%。生殖系统也不能幸免,长期饮酒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
接着聊聊喝酒那些误区,好多人都在这些误区里打转呢。先说酒量这事儿,酒精主要成分是乙醇,进入人体后,得靠乙醇脱氢酶(主要的)和细胞色素 P450 2E1 酶(次要的)把它代谢成乙醛,再通过乙醛脱氢酶变成乙酸才能排出体外。这酒精代谢速度是由酶的活性决定的,而酶的活性是基因说了算。所以啊,酒量基本是天生的,后天再怎么练,效果也不大。
还有人喜欢混搭饮料喝酒,可乐、雪碧、茶啥的都往酒里加,甚至不同酒类混着喝。这可不行,饮料大多是工业制品,和酒精一起喝对肠胃刺激加倍。碳酸类饮料在肠胃里释放二氧化碳,会让酒精更快进入肠胃,危害更大。而且饮料稀释了酒精,让人感觉在喝饮料,一不小心就喝多了。
再讲讲喝酒脸红的事儿,好多人以为喝酒脸红的人酒量大,其实大错特错。乙醇代谢成乙醛再到乙酸才能排出体外,可大多数人体内乙醛脱氢酶不给力,乙醛生成速度比代谢速度快,乙醛浓度一高,就刺激人体循环系统,血管扩张,脸就红了,心跳也加快,有的人甚至全身通红,这其实是身体在 “报警” 呢。
咱中国的酒文化是挺昌盛,酒桌文化也挺独特,但酒精的危害实实在在。要是实在戒不了酒,那就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男性每天饮酒别超 25 克,女性别超 15 克。咱得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别在喝酒这事儿上栽跟头。
在日常生活中,像许大伯这样被酒误导的人不在少数。就拿一些小型的家庭聚会来说,长辈们围坐在一起,酒常常是餐桌上的常客。大家你一杯我一杯,气氛看似热闹非凡。有的年轻人看着长辈们喝酒,可能也会受到影响,觉得喝酒是一种社交常态,却忽略了背后隐藏的健康风险。
再看看一些街边的小酒馆,夜幕降临,里面坐满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独自坐在角落,面前摆着几杯酒,可能是借酒消愁,却不知道每一口酒都在慢慢侵蚀自己的身体。还有一群群朋友相聚,一边大声谈笑,一边推杯换盏,酒杯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他们可能会比拼谁喝得多,谁更能喝,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
在一些工作应酬场合,酒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谈成生意,拿下项目,人们常常不得不喝酒。在豪华的酒店包间里,摆满了各种美酒佳肴。商人们满脸堆笑,互相敬酒,一杯接一杯,哪怕已经有些头晕目眩,也不敢停下。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往往更关注利益的得失,而忽视了身体的承受能力。
而对于那些已经对酒精产生依赖的人来说,戒酒的过程更是艰难。他们可能会出现手抖、心慌、焦虑等症状,对酒的渴望如同蚂蚁噬心。有的人会偷偷藏酒,趁家人不注意的时候喝上几口。他们在戒酒和复饮之间不断挣扎,生活也变得一团糟。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酒虽然在某些时候能带来短暂的愉悦或社交上的便利,但与健康相比,这些都显得微不足道。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酒,不要被错误的观念所误导,要珍惜自己的身体,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在家庭聚会、朋友小酌还是工作应酬中,都要有节制地饮酒,不要让酒精成为我们生活的主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疾病的困扰,享受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