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舞蹈芭蕾

定居美国10余年,78岁却回国养老的她,为什么被称“人民艺术家”

难不成国外的月亮就是比国外圆?

作为新中国首位百花奖影后,一夜成名之后,周总理邀请他共舞,郭沫若钦此为她题词。

《红色娘子军》中不屈不挠的琼花,就是革命偶像一般的存在。

正值巅峰之际,她却突然“抛弃”国内的荣光与声誉,带着全家移居美国,一走就是十几年。

78岁时,她又选择回国,不仅住进养老院,还继续拍戏。

有人说她是中国电影史上一抹不可磨灭的光辉,是无数人心中的“琼花”,也有人不认可她。

可即使这样祝希娟却依旧被冠以“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祝希娟到底凭什么?

很少有人知道,祝希娟能成为家喻户晓的影后,最开始其实是因为一次“争吵”。

这不是普通的争吵,而是改变了她一生的“吵”。

1960年,谢晋导演正在为电影《红色娘子军》寻找女主角琼花。

这个角色既要坚毅果敢,又要有那种“不服输”的倔强气质。

当时许多专业演员都试镜过,但都不符合导演的想象。

他甚至亲自跑到上海戏剧学院,希望能从这些学生中找到灵感。

就在谢晋走进上戏的那天,他听见教室里传来一阵激烈的争论声。

祝希娟正在和一位男同学为了话剧角色的细节争得不可开交,甚至有些“剑拔弩张”的意思。

谢晋站在门外,透过窗子看了一眼——这个眼神倔强、咄咄逼人的女孩让他心头一震。

“这不就是琼花吗?”他没有多想,直接叫停了排练,决定试一试这个大三女生。

对于祝希娟来说,这个机会既是幸运,也是巨大的挑战。

为了演好琼花,她提前去了海南,与真实的娘子军连队一起生活训练。

她跟着女兵们干农活、练体能,整个人晒黑了好几度,却乐此不疲。

最终《红色娘子军》上映,祝希娟凭借琼花一角一夜成名。

她把这个角色演得生动鲜活,不仅塑造了一个经典的银幕形象,更让琼花成为那个时代的革命象征。

第二年她获得了首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百花影后。

这部电影让她走上巅峰,也让无数人记住了她的大眼睛和不服输的精神。

从那之后,“琼花”成了她的代名词,祝希娟也成了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忽视的名字。

可就在她事业巅峰时期,他却毅然的选择出国,难不成国外的月亮就是比国内圆?

进入中年后,祝希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事业需要转型。

她不想被固定在“革命偶像”的框架中,也不想一辈子演年轻的角色。

彼时她发现影视行业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她渴望成为那个“开拓者”。

1983年祝希娟来到深圳,参与深圳电视台的创立工作。

从零开始筹建电视台、组建团队、策划节目,祝希娟仿佛从一位演员变成了一位“建筑师”。

这份工作让她明白:影视文化的传播,不能局限于国内的观众,还需要走向国际。

于是,她开始思考如何让中国的影视作品被世界看见?

90年代,一部《北京人在纽约》引发国内轰动。

这部讲述北京人在美国奋斗故事的电视剧,让无数人对美国的生活充满向往。

祝希娟却看到了另一面——大量年轻人怀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涌向美国,留给国内的是人才流失和社会问题。

她觉得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1996年,祝希娟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带着全家移居美国。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不可理解的行为。有人认为她“崇洋媚外”,有人指责她“背弃祖国”。

但祝希娟有自己的考量:只有深入了解美国影视行业,才能更好地学习和超越它。

到了美国后,她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琼花影视”,开始尝试制作中西合璧的作品。

她一边与国内合作拍摄影视剧,一边深入学习美国的影视创作模式。

她也曾试图打入美国市场,但由于语言、文化等种种限制,她的公司并未取得很大成功。

即便如此,祝希娟并未放弃,而是继续坚持着自己的探索。

2016年,78岁的祝希娟卖掉了公司,选择回到国内。

她说:“我一直知道,我迟早要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只是想把学到的东西带回来,为中国的影视做点事情。”

回国后她并未选择与家人同住,而是和老伴一起住进了养老院。

有人质疑她:“是不是在美国混不下去了,才回国‘捞金’?”

面对这样的声音,她只是淡然一笑:“我捞的不是金,是情。”

回国后的祝希娟并没有闲下来,而是继续投身于影视创作中。

《大雪冬至》是她归国后的第一部作品。这部影片不仅取得了票房成功,还获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

为了这部戏,她在寒冬中坚持拍摄,甚至在零下的环境中完成多个高难度戏份。

高龄的她没有用替身,也从不抱怨,展现了她对艺术的执着。

两年后,她又主演了反映空巢老人生活的电影《空巢》。

这部影片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热议,特别是其中一场暴风雨夜遭遇诈骗的戏,更是成为了老年人学习反诈骗知识的经典教材。

她用自己的表演,告诉观众:老演员不是“过气”,而是“无价”。

2023年,祝希娟获得了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这个奖项,不仅是对她演艺生涯的肯定,更是对她一生追求的认可。

从百花影后到人民艺术家,她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所有质疑:艺术没有国界,但她的心,始终属于祖国。

祝希娟的一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

她从战火中走来,用艺术点燃了时代的激情;她跨越国界,只为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她年逾古稀,却仍在追梦。

今天的她,是无数人心中的“人民艺术家”,更是一个不负初心的艺术工作者。

文/编辑:招财小芬

信息来源:光明网2024-03-13 这个展览,带你感受于淑珍、祝希娟、郭怡孮三位“80后”的艺术人生

百度百科——祝希娟

京报网2021-09-10《红色娘子军》造就新中国第一位影后,祝希娟:“永远向前进”是人生座右铭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06-23 中国文联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巡回展在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举办

极目新闻2019-09-03 樱桃姐|这个女人了不起!23岁成影后,45岁南下创业,78岁还演女一号

标签: 养老 艺术家 祝希娟